V法铸造真空系统管道设计及优化

V法铸造真空系统管道设计及优化

真空系统是V法铸造的关键,但是在V法铸造工艺推广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对真空系统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管道设计不当,造成真空能耗大等问题。

1 管道设计

1.1 管道中气体流动状态的判定

对于理想气体,粘滞流与湍流的判别,采用雷诺数判别。对于室温空气,T取20℃,η数值为1.82×10-5Pa・s,Q>2640D为湍流,Q<1440D为粘滞流。在真空系统处于工作压力-0.04~-0.06MPa时,代入平均压力-0.05 MPa,得到Se>3.168D为湍流,Se<1.728D为粘滞流,其中Se为抽速,m3/min。当D为400mm(常用主管道直径)时,Se>1.27 m3/min为湍流;当D为50mm(通用末端软管直径)时,Se>0.158 m3/min为湍流。

对于浇注后高温气体,T取200℃(软管所能承受的温度),数值为2.58×10-5Pa.s,Q>6044D为湍流,Q<3297D为粘滞流。代入平均压力-0.05MPa,可知Se>7.25D为湍流,Se<3.96D为粘滞流。当D为400mm时,Se>2.9 m3/min为湍流;当D为50mm时,Se>0.36m3/min为湍流。

而常用真空泵抽气速率为67 m3/min(1.11m3/s),对于主管道直径为400mm的真空系统,通常连接至少3台真空泵,显然流速管道中的气体流动为湍流,而对于末端直径50mm的软管,在工厂进行了流量测量。

1.2 流量测量试验

试验采用智能DN50涡街流量计,自行改造后固定于软管中,跟踪同一砂箱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抽气量变化,多次试验后取平均值。

表1  自动线工厂真空系统末端软管流量数据

阶段

双侧抽气(m3/min)

    单侧抽气(m3/min)

上箱

下箱

上箱

合箱待浇注

1.3

0.5

浇注中

2.9

1.15

浇注完保压

2.25

0.95

2

注:测量的生产线砂箱尺寸为2200 mm×2200 mm×350 mm /250 mm,设计造型速度10箱/h,井盖铸件。

从表1可以看出,①上箱抽气量比下箱抽气量大一倍多。这是由于上箱真空需要承受所有型砂的质量,而下箱型砂有地面支撑;②抽气量只与压力差和气阻有关,所以单侧抽气和双侧抽气的每个抽气软管流量相差不大;③砂箱中气体泄漏量,浇注时最大,其次是保压阶段,最后是待浇注阶段;④根据前文标准,最小流量时也明显大于湍流标准,所以V法铸造管道中气体流动状态绝大部分阶段是湍流。

2 管道优化数值模拟

2.1 双边抽气接入管道探讨

某厂采用1所示的接入管道时,相隔2米的3个真空泵上的真空表数据差别很大,两端的负压为-0.08MPa,中间为-0.05MPa。导致两端真空泵轴功率过高,能耗大。

在实际生产中,无法观察真空管道中气体的流动,为了更加合理地优化真空泵接入管道,解决实际运行中真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

图1  两端抽气管道图

气体在管道中流动为湍流,因此流动条件设为湍流,真空泵选择水环泵2BE303,3个真空泵均处在工作状态,每个泵的抽速和泵入口处负压稳定,其工作参数66m3/min,负压为-0.06 MPa。根据实际该型号真空泵,将真空泵入口管径设为200 mm,模拟两种不同直径总管道对真空的影响。

第1种是产生问题时实际主管径200 mm,第2种管径根据前文结论,总管道面积等于分管道面积之和。连接3台真空泵入口和稳压罐的主管道截面积应该约等于3个入口之和,直径略大于346.4mm,取350mm。

(a)主管道直径200mm

(b)主管道直径350mm

图2 三台真空泵串联两端抽气时管道压力分布

(a)主管道直径200mm

(b)主管道直径350mm

图3 3台真空泵串联两端抽气时管道抽气速度分布(带流动粒子)

从图2和图3中可看出,直径200 mm的主管道压力分布有差别,中间压力低,两端的分管道涡流造成高真空区。主管道抽速差达到50 m/s,两端分管道由于涡流严重,有效抽气面积大大减少,导致两端的真空泵抽气阻力很大而中间的气体却太集中来不及抽走,因而中间真空泵的负压较低,两边真空泵负压较高。直径350 mm的主管道负压分布均匀,不受分管道影响。主管道内抽速差为10 m/s,分管道接口处涡流也得到很大改善。

2.2 单边抽气接入管道

针对实际生产中更常用的单边抽气情况(见图4),同样进行前文类似的边界条件设置,其模拟结果见图5~图9。

图4 单边抽气管道实物图

图5 单边抽气直径200 mm主管道速度分布

对比图5和图6可以看出,对于细管,3个分管道之间抽速有2个数量级的差别,气体涡流明显,离稳压管最近的分管道抽速很慢,这说明第一个真空泵抽气阻力大而最后一个气体冲击大。对于直径350 mm主管道,3个分管道抽速差别较小,最大抽速也只有59m/s,而且3个分管道末端抽速比较平均,模拟数值与真空泵入口处实际抽速35 m/s比较接近。另外,主管道末端产生了严重气流停滞而旋转,这段对于主管道而言是不需要的,应该去掉。

1

V法铸造真空系统管道设计及优化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