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y52413616的博客

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我讲一讲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专题。 一、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 先说战略一词,开始用于军事打仗,指战争的谋略,“运筹帷幄之中,指胜千里之外。”历史上孙膑、诸葛亮,现代的毛泽东、朱德等,都是战略家。后来,人们逐渐地把这个军事名词,转用于经济上来。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呢?简单一句话,就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目标、步骤、方针、政策和措施。 1、战略目标。就是达到什么目的。例如,我国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这就是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很重要,它可以把人们奋斗的目标具体化,使人们有一个理想的远景,干起工作来有劲头,有奔头。没有战略目标,就成了“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哪,那样难免会有一天“夜半临深池”,掉到水坑里去。因此,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2、战略步骤。就是把战略目标分几个阶段来实现。比如,我国从1980年到2000年,二十年中分两大步:前十年打基础,实现温饱;后十年大发展,实现小康。 3、战略措施。就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办法。例如,我国颁布制定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规范、手段等,都是为达到目标的战略措施。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就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简称为“经济一化和生产三化”: 1、经济工业化。所谓经济工业化,就是实现70%以上人口都成为从事城市工业的人口,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目前,美国总人口中,城市工业人口占97%,农业人口占3%。那么,有人问,美国是不是粮肉不够吃呢?不是的。美国粮食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就连号称北大仓的佳木斯还吃美国白面呢。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了,而我国目前工业化可以说刚刚起步,在全国人口中,城市工业人口只占20%,而农业人口占80%。建国快40年了,这样的速度是不理想的。 1953年我国制定了一个过渡时期总路线叫“一化三改”,其中一化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原计划15年完成,即1968年完成。可是搞起来,我们有些急躁冒进,总想一两年就实现。结果,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了,工业化却没实现,90%的人口还是农民,1958年来了个大跃进,搞人民公社化。提出“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但是,共产主义不能是农民占大多数啊,于是来了个大炼钢铁,六亿农民丢下农田,都上山采矿,用土高炉炼铁,这不农民都变成了工人了吗?农村不也工业化了吗?但是,这都是假的。炼出来的都是瓦铁,根本不是铁,更不是钢。为了凑数,还把农民家的铁锅、铁铲、门锁等一切铁家俱都拿去炼铁。理由是,因为共产主义了,吃集体食堂了,路不拾遗了,夜不闭户了,真是劳民又伤财!1959年彭德怀提了点意见,被打成反党集团。之后,三年自然灾害,农民缺衣少粮,困难重重。特别是1966年后文革十年内乱,国民经济又遭破坏,使我们的工业化设想变成了空想,教训是很深刻的。 那么,是不是说我国工业化就没有指望了呢?不是的。通过改革开放,工业化是大有希望的。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小城镇,加速农民向城市工人的转化。浙江温州地区农村人口有80%从事工业生产,收入超过城市工人。天津大邱庄农民通过大办工业,全体都变成了城镇工人。这都是实现工业化的先进典型。国民经济工业化是与人口城市化同步进行的,只有农村人口城市化,农民才能工人化,农业才能工业化。因此,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十分重要的综合指标。 2、生产商品化。所谓生产商品化,就是我国的绝大多数产品和劳务都当作商品进行买卖交换,使我国由自然经济国家转变为商品经济国家。过去,我国农民生产的粮食主要用于自给自足,粮食商品率只有15%,生产商品化程度很低。因此,农民手中没有钱,用鸡蛋去供销社换火柴和食盐。那时候,我们把农民手中没钱不当作坏事,而当作好事,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谁要是作买卖抓钱,就是投机倒把,就是搞资本主义,就要受到批判。欧美国家十八世纪就是发达商品化生产了,到现在,我国与苏联边境贸易还在搞物物交换呢,我国比它们整整落后两个多世纪。 生产商品化如何实现呢?就是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工厂要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也要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技术人员的科技成果也要当作商品进行买卖。总之,,全国的绝大多数产品和劳务都成为商品,商品化就实现了。 商品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商品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商品,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它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呢?人们之所以把商品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完全是过去我们理论宣传上的错误,指导思想的错误。现在拨乱反正,最大的就是这一条。要把我们传统的旧观念改过来,变成八十年代的新观念,改革的观念,商品的观念。 有人说,商品化会产生种种不正之风,我不同意这种认识。应当说,不正之风的出现,正是商品化不发达的表现。比如说分配住房上的不正之风,在我国目前几乎是最令人气喷、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为什么住房会出现那么多的不正之风呢?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因为目前的住房没有商品化。我们目前的住房制度是供给制半供给制的,房费很低,住房要由单位领导进行分配。人人都感到分到房子是一种偏得,而得不到房子是一种损失。于是,有的人便利用各种方式多占房、占好房,这种不正之风完全是住房供给制造成的。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办好事,使坏人不敢办坏事:坏的制度可以保护坏人干坏事,使好人不敢办好事。反过来,如果房子像电视机、电冰箱之类当作商品买卖呢?这些不正之风便统统地解决了。有钱就买好房,没钱就买次房,谁还去抢房呢?谁还去给房管所长送礼呢?当然这方面的不正之风解决了,还有别的方面的不正之风。不过商品化确实有助于克服某些封建残余思想和作风,西方各国资产阶级就是靠商品化推进了人权化平等化民主化,把封建制度打得落花流水,这个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生产社会化。所谓生产社会化,就是企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每个企业专门从事一项工作、加工一个零部件;各企业相互协作、相互联合,共同完成一件成品的生产。通俗地说,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齐心协力,共存共荣。这种生产社会化制度,本来与社会主义生产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过去我们却没有这样做,我们的国营企业,大都是大而全、小而全、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系统。一个企业,从铸造、锻压、机加、热处理、组装,到工具修理、原料运输、产品销售等一应俱全,从理发店、托儿所、医院、学校,到食堂、招待所、住房等样样都有。一个企业等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各企业之间联系很少,更谈不到协作和联合。以上这种情况,这几年大有改进,企业的服务性机构都分离到社会上去独立经营,企业内专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虽然还不能令人满意,但只要方向明确,经过一番努力,生产社会化会实现的。 4、生产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它是指某一国家的生产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国家当时的同等水平。我们说我国还没有达到现代化,是说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相比还差得远。全世界有159个国家和地区,按人均产值计算,我国排在第124位,和我国同水平的,大国很少,多数是亚非小国和小地区,我国是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这种情况很多人不清楚,与过去我们闭关守旧、枉自尊大有关。文革中总是强调我们最革命,中国是世界革命根据地,其余都是帝、修、反,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叫自我欣赏,这不算数。我国要改变落后面貌,上升为中等和上等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要发展,别国也要发展,谁也不肯停下来等着我们。因此,我们只有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暑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以上所述,包含三个“三步走”的内容: 1、时间上三步走:第一步,1980——1987年;第二步,1988——2000年;第三步,2001——2057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有以大几点: 首先,为什么把第三步最后年头写成2057年?因为在十三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有一个解释说:“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1957年,那么100年后,正是2057年,属于下个世纪中叶,当然这是大体估计。 其次,党的十二大后,我们曾经划分过实现现代化的三步。第一步,从1980年到2000年,本世纪末,达到初级水平;第二步,从2001年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达到中级水平;第三步,从2021年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达到高级水平。这三步与十三大讲的基本一致,时间上也是下个世纪中叶,当然也是大体估计。 再次,从1953年后,我国曾经制定过好几个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53年提出到1968年左右实现工业化;1964年提出本世纪不太长时间内实现现代化;1975年又提出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使我们不得不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延长半个世纪,这也是实事求是的。 2、生产上三步走: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可以算两笔账: 第一笔账,从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来分析:1980年为2832亿美元,到1986年共六年,翻了一番,达到5300亿美元;再到2000年共十四年,可以翻一番多一点,达到12000亿美元;再到2057年共57年,预计可以翻两番半,平均23年翻一番,这个估计不算过分,可达到6万亿美元。我国居世界位次,1980年居第8位,1986年仍是第8位,2000年可达第6位,2057年可达第3位或第2位。 第二笔账,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量来分析:1980年为297美元,到1986年共六年,接近翻一番,达到486美元;再到2000年共十四年,可以翻一番多一点,达到1000美元;再到2057年共57年,预计可以翻两番半,平均23年翻一番,这个估计不算过分,可达到4500美元。我国居世界位次,1980年居第133位,1986年第124位,2000年可达第90位,,2057年可达到第50位。按世界很银行划分,人均400美元以下属于低收入国家,如1980年的中国;人均400至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如1986年的中国;人均1000至4500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如2000年的中国;4500美元以上属于高收入水平,如2057年的中国。 以上数字都是以1980年不变价格推算的,如果价格上涨,未来的各项数值都要随之上涨。十二大时计算单位是工农业总产值,十三大计算单位是国民生产总值,二者是大不相同的:前者包括生产资料重复计算价值,但不包括第三产业价值;后者不包括生产资料重复计算价值,但包括第三产业价值。前者是东方指标,是落后的,是部分国家使用的;后者是西方指标,是先进的,是国际通用的。 3、生活三步走: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达到富裕。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小康。邓小平说本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1000美元原来是1970年美国的贫困线。如果我国达到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就越过了贫困线,自给有余,过上小康生活。可是,美国贫困线是不断上涨的,1973年1050美元,1980年2100美元,1983年2700美元。这就是说,我们奋斗到2000年,才能达到美国1970年的水平,还落后30年。 四、我国本世纪内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我国本世纪内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步措施,可归纳十六字: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具体有三条措施: 1、发展科学技术 实现四化,科技现代化是关键。我国落后,关键也是科技落后。要实现本世纪内经济发展战略,最要紧的是发展科学技术。美国和中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纬度差不多,气侯、资源差不多。为什么美国发展那么快?主要是美国科技发达;是不是美国人比中国人聪明呢?也不是。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就有四位是华人,扬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丁肇中。为什么中国人在美国会获奖呢?就在于美国重视科技和科技人员。二战后从各国流入美国的大学生有14万人,他们在母国的培养费达50亿美元,但才能得不到重用,到美国后受到优待,为美国创造财富630亿美元,是培养费的120倍。 迄今为止,世界技术革命已发生四次:第一次,发明蒸气机,开始了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发明电子,开始了电气化时代。第三次,发明原子能,开始了原子化时代。第四次,发明电子计算机,开始了信息化时代。前二次,发生在18世纪和19世纪,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制度下,闭关锁国,排斥科技,使中国比欧美落后几十年,其责任要算在满清皇帝身上。第三次,发生在50年代,我们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但是我们搞了文革,迫害了科技人员,使中国比欧美落后上百年,其责任要算在我们自已政府的身上。第四次,发生在80年代,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为了加快人才培养,大力发展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使我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调整产业结构 什么是产业结构?就是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各自所占的比重。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其余的各行各业,即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科技教育业、机关部队等业。越是发达国家,农业占比重越小,工业和第三产业占比重越大。美国农民占3%,工人占31%,第三产业职员占66%。美国现在的产业结构,就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样板。目前,我国流行这样三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对三大产业关系的生动描述。 (1)无农不稳。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楼会倒塌,火车会出轨。没有农业,就会天下大乱。历史上历次农民造反,都与农业欠收有关。六十年代我国发生灾荒,人们挨饿的教训是深刻的。农业不仅指粮食,还包括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这叫大农业。美国大农业中,牧业渔业占60%,农林占40%。美国养牛养马不为耕地拉车,只为吃肉。美国人食物以肉为主,每年人均吃肉300斤,吃粮100斤。我国农民养猪养牛养羊受到严格限制,市场肉缺了又强行向农民统购派购,这个旧体制非改革不可。有个县的商业局长说,我们总强迫农民交猪交羊交鸡蛋,人家美国是怎么吃肉的呢?此话太令人深省了。 (2)无工不富。全国先富起来的个人、村庄、单位、地区、行业,都不是依靠农业,而是依靠工业。无数事实说明,农民无工不富,农村无工不富,国家无工不富。所以,要搞工业化而不是农业化。当然,搞工业不是不要农业,而是用工业武装农业,用工业改造农业,使农业像工业那样生产和交换,使农民像工人那样工作和生活,使农村像工厂那样规划和运行。因此,所谓工业化,就是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村工厂化。工业化后,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粮食、肉蛋、果菜忧质高产,人民生活自给有余。 (36)无商不活。商不仅指商业贸易,而且指整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了,要买的东西很容易就可买到,要卖的东西很容易就可卖出;要雇的工人很容易就可雇到,要找的工作单位很容易就可找到;学习好的人都能有上中学、上大学的机会,德才兼备的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拥护;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人们生活在和谐互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里,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共同期望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做起。 3、扩大对外开放 十三大报告指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我国改革开放九年来,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作为对外窗口和对内窗口起了很大作用。 扩大对外开放主要内容,一是扩大对外商品贸易。过去我们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机械和电器;今后要扩大出口工业品,进口紧缺产品。二是扩大对外技术交流。过去以引进技术为主,今后要加大技术出口份额。三是扩大对外资金融通。要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借鸡生蛋。四是扩大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多出口创汇。 五、三江平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美丽的北国三江,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都很喜爱我们的三江平原,期望把它建设的更美好。最近国务院决定,把三江平原列为经济开放区,去年夏天又在佳木斯召开三江平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这个问题。 1、三江平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山水田草矿立体开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运服综合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战略措施是:根治涝洼地水患,扩大粮食产量,扩大林牧渔业和工商运服比重,走集约经营路子。 2、三江平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经济区内煤炭、木材、粮食等资源优势,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建立一个为农业、林业、矿业服务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战略措施是:突出“支柱产业”与实现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实行工业生产专业化与产品零部件扩散相结合,建立合理的工业产品结构;发挥大型骨干企业作用与发展中小企业相结合,建立合理的工业企业结构;挖掘国内技术改造潜力与做好新技术引进相结合,建立合理的工业技术结构。 3、三江平原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边境口岸优势,积极发展对苏贸易,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建设北进南联的对外开放基地。战略措施是:积极发展对日电子工业技术合作项目,扩大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商品贸易,加强三江平原经济区与各国的经济技术交往。 (此文发表于1988、1、10 佳木斯市委党校十三大辅导班。署名王振岳。)

怕仍是不能。于是他们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又比任何人都看的不确切。

wzy52413616的博客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