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要是早些时候前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就好了

人说三十而立。就我来说,三十岁之前过得浑浑噩噩。到三十岁的时候,认真问了自己一个影响一辈子的问题:“你要什么“?

花了几年的时间思考,终于慢慢有了头绪,,这才勉强算是开始活得明白了“你要什么?” 这个话题本来是给公司今年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课程。放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你要什么?初次听到这个问题,大家都会觉得不难回答:- ”我要车“- ”我要房“- ”我要有车有房。再加二房、三房“部分人则会这样回答:”我要健康的身体、稳定收入、和睦的家庭。要能周末开车带小孩去摘草莓、要能每年有一两次去国外旅游、要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大部分东西“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是,当然是。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好,我们换个问题。现在假设我们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问我们的父辈同样的问题,你猜他们会怎么回答?- ”我要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如果是八十年代呢?我们则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要冰箱、彩电、洗衣机“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一下,这些东西,真是我们父母想要的吗?这时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过二三十年,我们再来看我们想要的”有车有房“,会不会和我们现在看当年的”三转一响“一样呢?

我的观点是:对,有车有房,摘草莓,去国外旅游,对于拥有IT行业教育背景的白领人士来说,的的确确是需要的。但这些并不是全部,或者说不完全是我们发自内心想要的东西,而仅仅是外界环境和当前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基本社会需求

基本社会需求设想一下,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十多岁,没有房,没结婚,他能融入到主流的社会中吗?一个搞IT的人,朋友圈的收入一般不会太低。一旦朋友聚会,除了工作,讨论的话题多半是房子、车子、孩子。他接不上话,心里面能完全没有触动吗?即使他自己无所谓,别人会不会也有想法:“年龄也不小了,怎么还是过成这样”?当然总是有例外。比如有些有个性的人,有些追求不一样生活的人,有些坚定自己信仰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毕竟还是群居动物。还是会有社交,会有比较。像房子、车子这些东西,和吃饭穿衣一样,已经慢慢变成了基本的物质需求,成为时下大多数人们没日没夜奋斗的目标。尤其是在房价三五万一平,一个车牌铁皮七八万一块的地方。

橡皮人第一次看到橡皮人这个词是在《新周刊》上。感触颇深,尤其是橡皮人的特性:无梦、无痛和无趣。书中提到的例子多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低收入打工族,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活着,但是看不到未来,是无梦。在长期承受社会带来的“房车”等主流思想的刺激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渐渐变得麻木,是无痛。除去工作和基本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无趣。橡皮人常常出现在地铁上,在公共汽车上,在过马路的人群里。你可以看到他们打着哈欠,一脸疲惫,有着漠然和麻木的表情。

橡皮人不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是被社会任意的捏来捏去。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我们IT人,好像不是这样的啊?我们不停在学习:学习技术、学习管理。我们不停地跳槽、不停地升职。我们有目标,我们很努力,我们不是橡皮人。而问题是:涨薪,升职,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他们会不会和“有房有车”一样,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形成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个故事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发表过一篇博文,名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讲的是她十几岁的女儿,虽然成绩在班上平平,但是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亲戚朋友的孩子们都有着“高大上”的人生目标,但她的女儿长大了却想做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同时也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正当夫妻俩对女儿的选择哭笑不得,同时也无可奈何的时候。女儿说出了令父母感到震撼的内心想法:“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咋一看,这两个故事不是互相冲突的吗?但是稍微一想,就可以明白其实这是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一个是要求大家不要完全被外界环境决定了人生,另外一个则说明了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一定是我们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简单的说,就是不要把存在的需求和价值的需求搞混了需求和价值要说清楚“我要什么”,不可避免的要回到”人生的意义“这个话题。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成了5个层面,由高至低分别是:- 自我实现- 自尊- 社会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前面说的有房有车就属于“社会需求”和“安全需求”但我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把他们分成了三类:1. 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比如生存2. 我们可以不做,但大家都在做的事。比如买房、结婚、生子3. 纯粹是我们自己想做的事和想实现的目标。比如旅行、业余学画画、周末去钓鱼“不得不做的事”是前提。比如生存。无论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当代社会,都包括:健康的身体和钱。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钱的数量要求不一样而已。比如和现在的“有房有车”相比,在2000年前的秦朝,大多数老百姓的需求可能仅仅是吃饱饭而已“大家都在做的事”是社会要求我们的。我们可以不要,但是又似乎不能真正不要。于是大家每天就在这些事情里面挣扎。除了有房有车,还包括小孩该上什么学校,是否该换新一代的苹果手机,该不该因为20%的涨薪换到另外一个公司。不是说这些“大家都在做的事”不该做。它们的确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而且在有些时候,这些“大家都在做的事”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快乐。只是做这些事的动力是来自我们主动的思考结果,还是仅仅是因为“别人都是这样做的”如果是我们主动要做的,就变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这些事可能是自己的兴趣点,可能是自己擅长的事,也可能是某个过程。做这件事会让我们感到快乐,感到充实,感到满足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家都在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是能够完全分开和独立 的。有时他们是互为促进的。比如要学习音乐,像钢琴,尤其是要作为事业的话,是需要相当的财力的。有了财力,才能请得起更为优秀的老师,锻炼更高的技巧和对音乐更深入的理解。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有时他们是互为冲突的,比如对于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繁重的工作和家务可能占据了他们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样他花在自己想做的事上的时间极为有限。又或者对于某些极端的例子,比如真正的出家人,为了实现“得道”的理想,生存方面的需求是控制在最为基本的水平上的。有时我会觉得,人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而是更多的体现在,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了解自己正因为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解药。

每个电商的图书中必然会有一个分类叫“励志”或“成功”我们读描写CEO的书,不停在并购、跳槽。我们都想学乔布斯改变世界,都想学比尔盖茨变成首富,都想复制各种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问题是,人家具备的条件你都有吗?毕竟成功不光是靠努力的。以前看报道陆奇的文章: 陆奇转战微软挑战谷歌,着实吓了一跳:“每晚只睡3到4个小时”。说实话,我做不到。这也注定我成不了陆奇制定目标,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仅仅地盯着更高更远的地方。同时还应该考虑一下,我现在在哪里?有现在有什么条件?自己有哪些优势?不然,明明身体不好,却非要每天加班到10点。或者天生就不擅长逻辑思维,却非要去做程序开发。最后只能事倍功半好的目标世上没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所有的人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大家对什么是好的目标却有近似的理解。一个好的目标应该:1. 是和针对于个体定制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同的人,应该有适合自己的目标2. 能够反映自己内心的价值观3. 拥有来自于真正内心的动机

好了,该去想想自己要什么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

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