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使用说明

 

    RLO跳变沿检测可分别检测上升沿(正跳沿)和下降沿(负跳沿)。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分别对应语句表中的“FP”和“FN”指令。

    RLO下降沿(负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1”到“0”的变化,即是否有下降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其期该点的状态为“0”,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1”,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RLO上升沿(正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0”到“1”的变化,即是否有上升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期该点的状态为“1”,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0”,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在每一个程序扫描周期过程中,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前– RLO的信号状态必须保存在边沿标志地址(<位地址>)中,以进行比较。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有变化(检测到下降沿或上升沿),则在操作之后,能流在该扫描周期内流过检测元件,即RLO位仅在该扫描周期内为“1”;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没有变化(无脉冲边沿),则在操作之后,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把RLO复位为0。

    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指定有一个“位存储器”,用来保存前一周期RLO的信号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在0B1的每一个扫描周期,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位存储器”使用的操作数可以是I、Q、M、L、D。

    RLO跳变沿检测可分别检测上升沿(正跳沿)和下降沿(负跳沿)。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分别对应语句表中的“FP”和“FN”指令。

    RLO下降沿(负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1”到“0”的变化,即是否有下降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其期该点的状态为“0”,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1”,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RLO上升沿(正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0”到“1”的变化,即是否有上升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期该点的状态为“1”,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0”,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在每一个程序扫描周期过程中,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前– RLO的信号状态必须保存在边沿标志地址(<位地址>)中,以进行比较。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有变化(检测到下降沿或上升沿),则在操作之后,能流在该扫描周期内流过检测元件,即RLO位仅在该扫描周期内为“1”;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没有变化(无脉冲边沿),则在操作之后,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把RLO复位为0。

    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指定有一个“位存储器”,用来保存前一周期RLO的信号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在0B1的每一个扫描周期,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位存储器”使用的操作数可以是I、Q、M、L、D。

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使用说明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