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运过程中的病害及其防治

果蔬贮运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病变腐烂现象,造成贮藏损失。病害发生的种类概括起来可分为2大类:一是由于贮运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冷害、冻害、气体伤害和药害等;二是由于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此外还有由于挤压、撞击等外部机械力及虫害造成的机械损伤。其中尤以侵染性病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而生理病害和机械损伤更易加剧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均应尽量避免。

一、生理病害

1、低温伤害

低温通常对果蔬贮运是有利的,但不适宜的低温则会造成低温伤害。低温伤害包括冻害和冷害。

冻结对任何水果蔬菜都有害,解冻后果蔬很快就会腐烂。但在高寒地区利用零下低温贮藏一些耐寒性蔬菜,如芹菜、香菜、大葱等,使之长期保持冻结状态,也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手段,但要避免忽冻忽化。

冷害不同于冻害,是由0℃以上的不适低温而非冻结温度造成的生理障碍。冷害的常见症状是果面上出现凹陷斑点、水渍状病斑,萎蔫,果皮、果肉或种子变褐,不能正常后熟,果蔬风味变劣,出现异味甚至臭味,加速腐烂。不同果蔬冷害症状有所区别。

冷害症状通常是果蔬处于低温下出现的,但有时在低温下症状并不明显,移到常温后呼吸反常,很快腐烂。冷害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可分为高、中、低3档,贮藏在高档温度下的果蔬,生理伤害轻,所以症状也轻;低档温度下生理伤害最重,但症状因温度很低而表现慢甚至受到抑制,所以看起来也较轻,但转入常温后则会发生爆发性的变化;中档温度介于2种情况之间,所以在贮藏中就显得较其他2个温度档次严重。如黄瓜在4-5℃的低温下贮藏腐烂最快、最重,在7-9℃的黄瓜基本无冷害症状,而1-2℃的黄瓜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移至室温则几个小时就出现腐烂症状,货架期非常短。

一般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果、蔬菜及地下根茎类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如香蕉、芒果、青椒、绿熟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瓜、冬瓜、豆角、姜、甘薯等,贮藏适温一般都在7℃甚至更高,而叶菜类则对0℃以上的低温不敏感。

(1)冷害的特点

①。果蔬冷害损伤程度与低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在冷害温度下贮藏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冷害症状越严重,反之则轻。如黄瓜在1℃贮藏3天,即出现冷害症状,而在5℃贮藏10天才出现冷害症状。

②冷害还可以累积,如果果菜类在采前受到5天冷害温度的影响,采后又经历5天冷害温度,其表现的受害程度与连续10天的冷害相仿。采前持续的低温(处于冷害临界温度以下)会造成采后冷害的发生,因此果菜类在田间遭霜打后不耐贮藏,严重的很快表现出冷害症状,导致腐烂。

③果蔬对冷害的敏感程度与栽培地区及其生长季节有关,温暖地区生长的果蔬比冷凉地区的果蔬敏感,夏季产品比秋季产品敏感。如上海地区的西瓜低于16℃贮藏即产生冷害,北京地区产生冷害的温度为12℃,而哈尔滨地区则为8℃左右。秋季露地种植的果蔬,比温室大棚种植的果蔬耐低温。如辽宁地区秋季露地辣椒最低贮温为7℃,大棚种植的辣椒则不应低于9℃。

因此,各种果蔬的贮藏适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与其生长地区、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等密切相关。

④果蔬对冷害的敏感程度还与其成熟度有关,提高果蔬的成熟度可降低果蔬对冷害的敏感度。如绿熟西红柿贮藏适温为10-13℃,低于10℃不能正常转色。而完全成熟的西红柿则可贮藏在0℃,而不影响其风味。

(2)冷害的预防。为减轻冷害的损失,应避免在冷害温度下进行贮藏。如采前已受到冷害温度的影响,采后宜短时间放在较温暖处,或用缓慢降温的方法,可以不出现冷害症状。贮运中遇到冷害温度,用变温或间歇加温处理也可延缓冷害症状的出现,如果果蔬已严重受到冷害影响,应维持原来的库温或比原库温稍低,并尽快出库销售,如突然提高库温,会加速果蔬腐烂。另外受到冷害的果蔬,货架期非常短,甚至只有几个小时,贮户应心中有数。此外,预冷、保持高湿和气调贮藏三者相结合,也是减轻冷害的有效措施。快速冷却会促进冷害的发生,逐渐降温则可缓和这种影响。因此,用冷库贮藏果菜,不可一入库即将温度调得很低,而应逐渐降低库温。

总之,选择果蔬的贮藏温度应结合所贮品种、本地气候条件、贮藏场所及一般推荐温度进行综合考虑,在实践中摸索经验进行贮藏。

2、气体伤害

适宜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浓度对果蔬贮藏有益,但如果氧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1

果蔬贮运过程中的病害及其防治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