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定律四:手表定律与破窗理论

1、手表定律1.1 来源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它的提出者是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因此手表定律也叫萨盖定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工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猛可”却有了新的麻烦:每只表的时间指示都不尽相同,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猛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猛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宝座,“猛可”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猛可”的困惑。

1.2 启示

在生活中,这种让人无所适从的事情可以说俯拾皆是。求学时,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所感兴趣的,但是授课时间冲突,你的精力也有限,这时你将做何选择;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上下的两家单位,让你不知何去何从;恋爱时,,两个同样优秀、同样钟情于你的女孩子,又让你为必须做出决断而苦恼。

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经常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可是如果在无所适从中犹豫不决,不作取舍的话,也会错失良机,结果是“鱼与熊掌都不能得”,甚至会更严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不要想占尽所有美好的事物,否则你的行为将陷入混乱,会什么都得不到。佛教《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两头蛇,左头要向左游,右头要向右游,无法行走,结果掉落油锅中烫死了。可见,只有专心于一事情(物),才能把这一事情(物)做到最好。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两只手表的时候,惟一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比较可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

我们在创业致富的过程中也要为自己制定好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即使他心中有一座无价的金矿,也会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事实上,我们过去或现在的情况怎样并不重要,我们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才是最重要的。但太多的手表会让人无所适从,目标多不等于收益也多,在同一时间内追求两个目标,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目标,并且哪个目标也实现不了。只有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才会得到发展。正所谓有舍才有得。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啊,课长,昨天不是说这样可以吗?”

“不是,是情况有所改变,如果继续那样做的话,就不符合本公司的经营理念。”

“等等,课长,就算这计划的结尾部分出了点问题,但整个策略是按课长吩咐做的呀!”

“虽然如此,因为情况有变,所以..”

这就是明显的朝令夕改,朝令夕改只能让员工无所适从。

深圳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有一个和朝令夕改正相反的理论:在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用他在一次公司干部会上所讲的话作为解释最合适不过了:5年之内不允许你们进行幼稚创新,顾问们说什么,用什么方法,即使认为他不合理,也不允许你们动。5年以后,把人家的系统用好了,我可以授权你们进行最局部的改动。至于进行结构性改动,那是10年之后的事。正是这种对制度的始终如一的尊重和坚持,才迎来了华为的春天。

对于一个人,也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当面临多块手表时,扔掉多余的手表,只留下一块。

2、破窗理论2.1 来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2.2 启示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放纵)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

有一家百来号人的本土企业,公司规定上班时间必须配带工牌。虽然制度上规定:如果发现不带工牌,每次罚款20元。最初一、两个员工没有照做,但管理层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严格执行该项规定。一个月以后,不带工牌的员工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几乎50%的员工都不带工牌,员工对此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管理层并没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纵容,严重影响公司士气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

管理学定律四:手表定律与破窗理论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