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word2vec笔记之应用篇

深度学习word2vec笔记之应用篇

声明:1)该博文是Google专家以及多位博主所无私奉献的论文资料整理的。具体引用的资料请看参考文献。具体的版本声明也参考原文献2)本文仅供学术交流,非商用。所以每一部分具体的参考资料并没有详细对应,更有些部分本来就是直接从其他博客复制过来的。如果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还望海涵,并联系老衲删除或修改,直到相关人士满意为止。3)本人才疏学浅,整理总结的时候难免出错,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谢谢。4)阅读本文需要机器学习、概率统计算法等等基础(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了,没有就看看,当做跟同学们吹牛的本钱),基础篇url: 。5)此属于第一版本,若有错误,还需继续修正与增删。还望大家多多指点。请直接回帖,本人来想办法处理。6)本人手上有word版的和pdf版的,有必要的话可以上传到csdn供各位下载。

好不容易学了一个深度学习的算法,大家是否比较爽了?但是回头想想,学这个是为了什么?吹牛皮吗?写论文吗?参加竞赛拿奖吗?

不管哪个原因,都显得有点校园思维了。

站在企业的层面,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如果只是学会了,公式推通了,但是没有在工作中应用上,那会被老大认为这是没有产出的。没有产出就相当于没有干活,没有干活的话就……呃……不说了。

下面就给大家弄些例子,说说在互联网广告这一块的应用吧。

一.对广告主的辅助1.1基本概念

互联网广告的广告主其实往往有他们的困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人群在哪里。所谓目标人群,就是广告主想向他们投广告的那帮人。就像互联网广告的一个大牛的一句名言——我知道互联网广告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个困惑就给媒体带来一个义务——要帮助广告主定向他们的目标人群。

对于普通的广告主来说,比如说一个化妆品广告的广告主,,它的目标人群很明显就是年轻的女性。注意关键词“年轻”和“女性”,这是决定媒体这边能否赚到钱的关键词。要知道对于媒体来说,广告主是它们的客户,满足客户的要求,客户就给它们钱,不满足客户的要求,就没有人为媒体买单;没有人为媒体买单,媒体就没有钱养它们的员工和机器,也弄不来新闻和互联网的其他内容,那样媒体公司就垮了……

那么在媒体这边,需要做的的工作就很明确了——满足它们的客户(也就是广告主)的需求。怎么满足呢?这工作说容易也容易,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把喜欢这个广告主的广告的人找出来,然后帮这个广告主把他们的广告投放给这些人,让这些人看到这个广告主的广告。

这个工作带来的问题就真多了,媒体又不是什么神人,比如说一个新闻网站,浏览这个网站的每天有100万人,这个新闻网站的员工不可能一个个去访问他们的用户(浏览这个网站的人),整天问他们你喜不喜欢化妆品啊,喜不喜欢体育啊之类的问题。

那怎么办呢?媒体的员工只好猜了,但是哪怕是猜都很费劲,想想都头疼,一百万人啊,一个个猜也得吃力不讨好啊。这时候计算机的作用就来了,用计算机猜嘛,而且不一定需要全部瞎猜的,因为用户如果注册了的话,还有一些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参考的。一般的网站注册的时候都要求提供年龄性别之类的个人信息,有时候要要求写一些个人的兴趣什么的标签。这个时候这些数据就用上大用处了。

网站可以把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存下来,然后提供广告主选择。如上面的那个化妆品的广告主,它就可以跟媒体提它的要求——我要向年轻的女性投放广告。媒体这个时候就可以提供一些条件给这个广告主选择,如媒体说我有很多用户,18到80岁的都有,然后男性女性用户都有。广告主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选择自己的目标用户,如选择了18到30岁的女性用户作为目标人群。选中了目标人群后,广告主和媒体就可以谈价钱了,谈好了价钱广告主就下单,然后媒体就帮广告主投广告,然后媒体的钱就赚到了。

1.2兴趣挖掘的必要性

上面多次提到的“目标人群”,就是广告主最关心的事情。客户最关心的事情自然也是媒体最关心的事情。所以媒体会尽力帮助它们的客户去定向它们的目标人群。

一般所谓的定向也不是媒体亲自有一个人来跟广告主谈的,是媒体建立好一个页面,这个页面上有一些选项,比如年龄,性别,地域什么的,都是条件。广告主在上面把自己的目标人群符合的条件输入,然后下单购买向这些人投放广告的机会。

媒体为了更好地赚钱,肯定是愿意把这个页面上的条件做得更加丰富一点,让更多的广告主觉得这个网站的用户里面有它们的目标人群,从而让更多的广告主愿意过来下单。

广告主的定向其实有粗细之分的,有些广告主粗放点,它们有钱,选的定向条件比较宽,就说女性的用户,全部都投放;有些就定向得比较窄,比如说,北京的20到25岁的女性,并且要喜欢羽毛球的用户。对于定向宽的广告主好处理,问题就是这些定向窄的广告主,它们还希望知道用户的兴趣所在,这就麻烦了。

为啥麻烦呢?一个用户的兴趣鬼才知道呢。就算当面问,人家也不乐意回答,何况就凭借一点点东西瞎猜。但是为了赚钱,瞎猜也得上的了,工业界为了赚这个钱,诞生了整整一个行业——数据挖掘,甚至在学术界还有一个更加生猛的名字——机器学习。学术界的那个名字和解释都是相当大气的:让机器学会像人一样思考。工业界就务实一点,只是对数据内容本身做一个挖掘,获取到啥呢?一般就是用户的兴趣啊,爱好啊什么的。这些东西供谁使用呢?暂时看来只有广告主愿意为这些掏钱,其他的就有些媒体做来让自己推荐的内容不至于让用户那么反感而已。

上面有个名词“数据”,没错了,这个词是互联网广告业,甚至是数据挖掘行业的核心的东西。所谓数据,这里简单点说就可以认为是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等用户的基本属性;复杂点说可以说是用户兴趣、爱好,浏览记录等;更高级的有用户的交易数据(当然这个高级的数据很少媒体能搞得到)等。

解释完“数据”这个词,结合一下广告这个场景,就可以得到活在媒体公司里面的互联网广告行业数据挖掘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了。他们的工作就是:根据用户自身的基本属性和用户流量的网页记录以及内容,想方设法让计算机猜出用户的兴趣爱好。用户的兴趣爱好“挖掘”出来后,就可以作为定向条件放到上面说的那个网页上面供广告主选择了。这事情整好了,广告投了有人点击,公司的钱就赚到了;没整好,广告没人点击,广告主不乐意下单了,公司就赚不到钱……怎么着?炒这些工程师的鱿鱼去。

上面可以看到了,辅助广告主定位它们的目标人群是很重要的。

经过一番的探索,word2vec在互联网广告上面也是可以辅助广告主定向他们的目标人群的,下面就讲讲这个算法在互联网广告的应用吧。

1.3利用word2vec给广告主推荐用户

为了用上word2vec,把场景转换到一个新闻媒体如A公司。

在A公司的多个页面中,电商公司B有他们的一个主页,专门介绍他们公司一些产品促销,抢购和发布会什么的。

公司A目前有很多用户的浏览数据,如用户u浏览了公司A的页面a1,a2,a3等。

把这些数据处理一下,整合成word2vec能处理的数据,如下

U1 a1,a2,a3……

U2 a2,a3,a5,……

U3 a1,a3,a6,……

其中u1,u2,u3表示不同的用户,后面的一串表示这些用户的浏览记录,如U1 a1,a2,a3表示用户u1先浏览了页面a1,再浏览a2,然后浏览了a3,……

这些数据还不符合word2vec的输入数据格式,把第一列去掉,变成下面的样子

a1,a2,a3……

a2,a3,a5,……

a1,a3,a6,……

这些数据就可以作为word2vec的输入数据了。

就把这些数据作为word2vec的训练数据,词向量维度为3,进行训练,完成后得到下面的输出

A1 (0.3,-0.5,0.1)

A2 (0.1,0.4,0.2)

A3 (-0.3,0.7,0.8)

……

An (0.7,-0.1,0.3)

就得到了每个页面的向量。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深度学习word2vec笔记之应用篇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