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最近参加的两次创业活动

跟最近的股市大盘一样,创业的那股小火苗又在野蛮生长。但是跟几年前的那次盲目冲动不太一样的是,现在自己能够克制一下,不再觉得反面意见是那么针锋相对,能够学着深入一点理性地考虑通盘的可能性。尽管直来直去惯了,自己也觉得有时候大脑简单得有点令人发指,但是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着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归纳一下,慢慢沉淀。想明白,创业,你凭什么?这次先吐槽一下最近一周的动向。

上周四晚上参加了回龙观一个创业沙龙的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天使汇的吴瑶萱美女讲如何写BP。在这之前参加过一次创业沙龙的活动,但人气很差,比车库咖啡要差两个数量级,活动也没什么意思,一个老师给几个华北电力大学大一大二个学生讲android开发。本来不打算再来参加,因为那次活动的体验远不如我自己找一个咖啡馆坐一天敲敲代码来得痛快,但是后来在沙龙的公众号里面发了活动预报,打开以后发现这次活动必须要参加,因为老师实在漂亮。虽然一直住在观里,也知道周围有很多很多的IT大拿大隐于市,他们在电脑前雄韬伟略,挥斥方遒,谈笑间bug灰飞烟灭,但平日不修边幅,奔波于柴米油盐,委曲求全于北京的拥堵、雾霾和房价,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周围竟然有这么多的创业者,而且很多人就是带着自己的项目来听专家意见的。吴瑶萱老师很有气质,讲解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点评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整场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专业!

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对我并不重要,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对“一句话简介”记忆尤新,但最值得我反思的是吴老师对专业知识的淬炼、消化与分享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在每天阅读几十上百份的BP后是否也会形成自己的喜好,发现创业者共性的问题,总结出合乎投资人口味的BP要点,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至少目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面感觉有点乏善可陈,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讲不上三句话就卡壳。这有点矛盾,有点吹毛求疵,让你一个点儿做的深入些你觉得接触面太窄,缺少全局性眼光,让你都接触一下又觉得隔靴搔痒,不够专注。问题在哪里?

淡定和走心!不好意思再往下继续剖析自己灵魂的阴暗了,哭完再说吧。以前项目组的一个同事,算是我的下属,我是小破L,他是大头兵,他真的让很多领导头大,但爱恨交加,因为他知识面宽,眼界高,不顾一切的用自己喜欢的牛刀来杀鸡,能够经常搞得鱼死网破。现在其实我有点佩服他,非常专注地做技术,最重要的是口才好、脸皮厚,这样自己的想法就能落地,不管不顾领导的斜眼白眼,哼着小曲把问题搞定,潇洒!自己就有点太焦虑了,瞎捉摸,心总是在上蹿下跳。上面告一段落,讲讲昨天去参加极客公园的情况。昨天的极客公园在中华世纪坛下面的报告厅中举行,开始有点不太“极客”,签到系统竟然坏了,让一堆人在门口等了半天。暖场的视频放的是DOTA,挺不错,讲了DOTA和电竞的前世今生,至今怀念刚工作时下班后跟一帮同事去网吧打DOTA的情景,快十年了吧。在开场前放了一段国内IT大佬对“极客”的理解,不喜欢王小川的定义“技术最牛的人***”,可能跟他的技术背景有关,我比较认同其他大佬说的,极客是用自己的方式,用技术的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颠覆问题本身的人。极客不一定是技术牛人,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却能够超出常人。

活动最开始是新增加的demo环节,包括开眼、artand、猿圈和步伐四个项目,对我来说,能够走到极客公园的台上就已经成功了。最让我眼亮的是开眼,一个IOS app,UI设计非常用心,交互上有点像facebook的paper,让自己喜欢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就想做个那样的东西,多带劲!团队一共12人,4个产品经理,4个IOS工程师,2个编辑,2个后台。最有“钱”途的是artand,自己对艺术没什么品,更对那个圈没什么了解,但是觉得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点。猿圈的解说感觉有点无厘头,不多说了。步伐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很年轻阳光的一个小伙儿开发的,演示的场景就想一个小学生,蹦蹦跳跳听着歌,歌随舞动,很不错。

后面是两位互联网大佬,原360 VP,现在apus的CEO李涛和华米科技CEO黄汪,两人性格迥异,对比强烈。

先是李涛,非常有气场,挺着大肚子,脑袋油亮,上来就说灯太亮了,结果灯泡马上就憋了一个,好像还爆了,一边台上的观众乱哄哄挪位子。李总口若悬河,讲起自己的理念滔滔不绝,但是作为互联网老兵,经验丰富,尤其对于移动互联网和海外市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他讲到争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成熟老用户的几分之一,海外每年有几亿的新用户出现,不要试图跟IT大佬争夺老用户,另外一点是做产品需求第一,体验第二,然后再讲营销,用户在一千万以下时不要搞营销,因为那样你就不清楚用户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产品的好坏还是营销的效果,可能靠营销能够帮你拉来新用户,但是最终留住用户的还是产品。参加过几次极客公园,从来没见过张鹏这么被动,采访阶段好像张鹏就说了两句串场的话,然后全部都是李总气势如虹的滔滔不绝,而且李总下的套,张鹏有套必钻,我就有点纳闷,口才到底是先天带来的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后面是黄汪,小米手环的缔造者,外表是非常典型的技术男形象,语气声调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没有距离感,说起话来娓娓道来,甚至稍微有一点婆妈。黄总介绍了华米科技的一些历史以及与小米的合作,他认为公司以前做智器,做阅读是非常苦逼的,是在贫矿上挖掘,这一点我倒认为时代在发展,用户的素质在提高,对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关键是要挖掘真正的需求在哪里。后来华米转向做智能硬件,成为小米生态链上的公司,然后是一堆数据,手环在几个月的销量突破400万,公司硬件已经开始盈利,去年底就有千万级的盈余,但最终公司的主要收入是靠用户数据,而非硬件。小米手环今后的一个关键方向是用户ID,即手环即代表个人,可以实现一些认证功能,比如门禁,比如支付宝授权,手机解锁等,以后可能会有很多基于用户ID的应用出来。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记录最近参加的两次创业活动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