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中的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

新项目上线,用户量不断增加,工作中继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花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自己对架构设计的理解。

小小的打个广告。这篇文章是发布在neil的微信公众号上。neil的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欢迎小伙伴们关注。

微信公众号:互联网与作曲家

武侠小说中的“万剑归宗”—-极致的抽象思维

一点题外话。自己从小就是武侠迷,金庸古龙的经典作品都看过很多遍。最喜欢的女主,是《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敢爱敢恨,邵敏郡主。其扮演者黎姿,是我心目中两位女神之一,性格与赵敏非常相似。另一位女神是周慧敏。最喜欢的男主,当属杨过:杨康之子,“有过则改之”,曾经年少轻狂;洗尽铅华之后,神雕大侠悟出黯然销魂掌,力挽狂澜。

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最高境界都是“无招胜有招”,一切有具象的招式都是下乘。到了这种境界,草木皆可伤人。金庸小说中描写剑魔独孤求败,其武功修为有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臻至化境,“四十岁之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进,渐入无剑胜有剑之境。” 从利剑,到软剑,再到无锋重剑,最后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其实就是一个将具体事物不断抽象的过程。最开始时,武功需要用剑的锋利去展现;接着变成只需要软剑;然后连剑刃也不需要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达到最高境界后,掌握了武力的真谛,可以将武功通过任何形式展现出来,“无剑胜有剑”。类比到架构设计上来,从最开始的C语言输出hello world, 到执着于“PHP是不是最好的语言”,再到对各种设计模式,架构思维了如指掌,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应对任何复杂的业务需求,将架构设计做得像艺术品一样。什么时候能达到这种境界啊。流着口水YY中……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直白一点就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大家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都很单纯,即,看山是山;随着阅历逐渐丰富,经历过一些沧桑后,感觉这个世界太艰难了,累觉不爱,看水不是水;心态继续蜕变,返璞归真后,重新以单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顿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是这三重境界的本意。

这句禅语还可以用于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联系。“看山是山”,即分析具体问题;“看山不是山”,就是将具体的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形成一套架构设计和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类似的具体问题;“看山还是山”,就是一个验证解决方案的过程。将抽象出的架构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根据效果来不断改进,优化原有的设计。这是一个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回到具象思维的过程,我认为任何架构的设计都是基本符合这个过程的,抽象分析和具体分析,二者缺一不可。举个工作中的例子:同事A针对一个问题设计出了两套解决方案,这两套方案本身是完全对立的,而且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两套方案都无法完美解决问题,需要评估各自的效果。同事A仅仅从抽象的理论上分析,两套方案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实际情况却是:因为不同位置的曝光率不同,会导致两套方案的效果出现极大的差距。可以简单总结下:抽象理论分析与具体问题分析都需要进行,并且二者的效果是互补的。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国外叫做奥卡姆剃刀原理,即解决方案应该趋于简单而不是趋于复杂。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比艰难。软件工程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没有办法依赖简单的答案来解决。提一下“没有银弹”这篇经典的论文。该论文讨论了次要复杂度和必要复杂度。次要复杂度是指由人们本身所产生的问题,比如使用C++,java还是python. 这类问题是可以被比较快速地解决的。必要复杂度是指软件本身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复杂的业务场景,海量用户访问等等。设计模式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取要点,不断进行抽象,再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方案,优化方案,再考虑到未来可能变化的业务场景,避免过度设计。这大概就是架构师的功力所在了吧。

架构设计中的二八原则

只要笑一笑,没什么事请过不了

架构设计中的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