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们接着吼:创业公司几乎全是坑!

创业就是抄袭与被抄袭;

别让父母为你担心;

这是创业的心态问题,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运气好、踩到那个点上,才能去敲钟;

给微软做外包上市的公司也有;

给自己做东西一定要负责,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漂漂亮亮的生出来;

我们是把做外包作为公司发展动力;

我连养只狗都超不过一年,我怎么可能坚持创业呢!

我觉得创业公司几乎全是坑。

对话嘉宾

赵庆华 AppCan CTO

尹春鹏 Testin CTO

肖文峰 TalkingData CTO

主持人:我们想听听CTO的见解,各位感觉整个市场形式,适不适合创业,或者个人开发者的创业机会在哪?

赵庆华(AppCan):别让父母为你担心。

从你现有接触的环境中,发掘亮点,找创业点。一定要区分出“伪亮点”。

创业、创新、创客不是一个概念。创业的目的是挣钱,只是挣快挣慢的问题。早期只要能解决生存问题,养家糊口就算OK。如果真的找不到机会,先找家靠谱的公司,先学习。等发现点子之后再创业。

黄鑫(极光推送):如果真正会创业的话,一定是高频、覆盖人群广。

尹春鹏(Testin):从细分市场来撬动。

每个人创业前希望找到别人没做过,一下可以做到很大的点。这个挺难的。无论你想到什么东西,少说也有十几个类似的东西在做了。当然,机会不是没有。有很多是BAT这样的大公司在做,但我们可以从细分市场来撬动。比如O2O,例如洗车、洗衣服。针对某一类人群专门的去做好,把这一个东西做深、做透,之后再去扩展,我觉得是有机会的。

林魏(爱加密):创业就是抄袭与被抄袭。

创业的机会很简单,主动去找。第一是自己创业。这块确实非常难,要么学别人、抄袭别人,要么就是被抄袭。第二找个兴趣一致的公司,这家公司未来发展跟你想法一样,跟这个公司一起做。

殷晋(云智慧):创业的心态问题,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其实这个机会有两个含义,一是时机,什么时候干这个事;二是干什么。刚才大家更多是围绕“干什么”来讲。我想他们几个承受的压力比我稍微小一些,我是从零开始。从0到1,你要想清楚。时机就是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承担这种非常强大的压力,而这件事能让你茶不思饭不想,不做它就生活不下去,有这种感觉创业的时机就到了。

我在创业之前是在一家外企做中国区的负责人,管一个中国区的研发中心,五六十人,非常轻松。那个时候每天10点上班,下午4点就走了。在外企,招人标准很高,HR会帮你安排。但是创业后,办公室当时没有搞下来,我在东直门的一家咖啡厅面试,有时候在那坐一天,一个人都没来。以前是非常优越的环境,突然到一个挫败感非常强的环境。创业早期这种事情是常态,会面临钱的问题、人的问题,会琢磨下个月的工资怎么发的问题。当然现在几年会好一些,风投比较多,但是前些年拿钱还是蛮难的。

第二个就是干什么事。一定是干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事情,能够在市场上有空间的。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突然看到美甲这事挺好玩的,也去干一下,基本上100%要死,冒然踏足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成功率非常低。从你有创业的idea到拿到天使投资,从天使到A轮,这中间的过程机率继续是10%,你一路乘一下,拿完C轮、D轮到IPO,相信大家最后都希望把公司带到IPO,最好到美国敲钟,最后N年以后才能站到那个台上。去年我们已经拿到了B轮,今年可能会拿更大的几千万美金的融资,但是我依然不敢说“我能做到什么样”。这是创业的心态问题,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了CTO还稍微好一点,压力会有CEO给扛一部分。但是你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其实你面临的压力是一样的。

肖文峰(TalkingData):有运气在里面,提前是付出100%的努力。

创业的方向,干什么、怎么干。首先就一要看更多的方向,看更多的数据报告,还有就是选好方向。另外,我觉得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当事人自己也会说自己运气好、踩到那个点上,才能去敲钟。当然还是需要你付出100%的努力。

【第二轮:生存和理想,如何摆脱接外包的运命?】

主持人:很多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发者,没有自己的产品,靠接外包为生。当然,这也算一种盈利模式,但是这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规范性、需要教育引导客户、还涉及反复修改。算是比较苦的活。

肖文峰(TalkingData):给微软做外包上市的公司也有。

外包方面,我们公司也有做,会请专人来做。外包和做产品,没有好坏,只是一个选择。给微软做外包上市的公司也有。做外包,就像做演员要有做演员的修养,也需要聚焦,选择最擅长的方向。

殷晋(云智慧):为了钱接外包,不是明智的选择。

为了一些琐事吵架,然后冷战,疯狂思念对方,最后和好。

CTO们接着吼:创业公司几乎全是坑!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