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之:CentOS6.5 LAMP的基本原理以及分主机架构解析

前言

LAMP

LAMP(Linux-Apache-MySQL-PHP)网站架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Web框架,该框架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络服务器,MySQL数据库,Perl、PHP或者Python编程语言,所有组成产品均是开源软件,是国际上成熟的架构框架,很多流行的商业应用都是采取这个架构,和Java/J2EE架构相比,LAMP具有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微软的.NET架构相比,LAMP具有通用、跨平台、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因此LAMP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价格都是企业搭建网站的首选平台。

正文L-Linux Linux这个操作系统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种类很多、版本也很多、各色各样的什么款的都有、看个人喜欢而选择、这里我们选用CentOS 6.5来说明问题。A-Apache apache是什么玩意呢。 其实apache早期是美国的一个官方组织所研发的一款web服务器、早期也就叫httpd、但是这个项目完成了之后、功能也很完善了、所以、大家都知道、一旦某个项目完成了之后就要解散组织了、那这些研发httpd的程序员就散发到各个软件公司了、这些程序又都很喜欢这个软件、不想让自己的成果就这样没落了、httpd就像这些程序员的孩子一个、不想没人管、于是他们就通过网络互相组织起来维护这款web服务器、一旦发现有漏洞、就打补丁、需要新功能就开发、自发的组织起来、这就是早期的社区模型、所以在早期的httpd的基础上给他打了很多的补丁、使得这个服务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所以他们就把这个服务器称为充满补丁的服务器(a pachey server)、后来、美国的武装攻击直升机叫apache、所以后来这个httpd服务器就叫apache了。 自从apache出现之后、绝对是一个疯狂的时期、出现后不久就迅速获得了从们的青睐、因为他是开源软件、被各家组织和公司所使用、可以到下面这个网站看看apache的市场占有比例。 httpd其实是一种高度模块化设计的、所以通常由核心和各种模块所组成、这跟内核很相近、这个软件也是由核心和各种外围模块组成的、核心可以理解为http的基本接收请求响应请求等、而模块可以理解为:比如说一个用户请求一个很大的页面、那我们就想压缩给客户发送、那这个压缩功能就是一个模块、这种就是httpd的模块分设计、他的模块功能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而通常又称为DSO(Dynamic Shared Object)模型、动态模块对象或动态共享对象、用得着模块就装载模块、即使编译了用不着也可以不让模块被装载。 httpd还有一个叫MP的机制(Multipath Processing Module)多道处理模块、是httpd的一个特性、他不是一个模块、是一种特性统称、常用的模块有:prefork、worker、event prefork:叫预fork、他的工作机制是一个进程响应一个请求 worker:一个进程生成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响应一个请求 event: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线程响应多个请求、而且要基于事件驱动 这里不再详细讲述、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谈过这个问题、可以参数前面的文章:总结之:CentOS 6.5 HTTPD服务的全面解读及配置详解(1)M-mysql 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1、在最底层表现为两类文件:一类叫数据文件、用户可能看到的是数据、但我们最终要存放到文件中、另一类叫索引文件、索引其实是表中数据的一部分、只是把一某些字段抽取出来单独做成一个文件给他排好序、对查找数据有很大的提升、但写性能降底了、这是在物理层面上实现的两类文件、这些个文件也是存放在某个目录当中的、对mysql而言、数据库表现为单个目录。 2、磁盘空间管理器:磁盘管理器是对数据文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管理的工具、对数据来讲、为了持久存储、数据都在磁盘上、但是我们知道、任何进程操作数据都不能在磁盘中进行的、要在内存中进行的、向用户返回也是在内存中。 3、缓冲区管理器:是将磁盘中管理的数据缓存在内存中的、通常而言、内存都是小于磁盘的、内存空间可能是不够我们的数据使用的、哪些数据需要清理、哪些数据需要写入磁盘中去、这些都是缓冲区所要完成的工作。 4、存取方法接口:当我们从缓冲区中读数据、写数据、就得用到这个存取方法接口。 5、事务:所谓事务、就是一个事情一次或多次操作的组合、而一个事务的管理系统有可能支持事务、也可能不支持事务、所谓支持事务、就是他能够把多个语句当做一个来管理、要么同时执行、要么同时不执行、如果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事务、那一定要满足ACID(A:原子性C:一致性I:隔离性D:持久性)的测试。 随机I/O对我们的机械式磁盘来讲性能是非常差的、往磁盘里写数据、顺序I/O是最快的、所谓顺序I/O就是在磁盘中找一段连续的空间、当磁盘寻道完成以后、连续完成写操作、这就叫顺序I/O、那事务日志就是顺序I/O的一种表现、我们通过事务日志将用户存放的数据操作原封不动的直接写到事务日志中去、当你的事务完成了就立即写到磁盘上去、但放的不是磁盘数据文件中、而是放到一个叫事务日志的文件、叫事务日志。

在这个层面上、要完成事务的管理、就要有一个事务管理器了、其实早些年mysql不支持事务的、现在mysql的独特结构有些存储引擎支持了。

隔离:那如果一个用户往某个表中修改数据时、其他的用户是不能完成同一个表的操作的、那怎么保证你在修改的时候别人不能改呢、所以事务管理器在依赖于锁管理器、而对于锁来讲、还有一个叫粒度的概念、就要锁多大范围、比如操作一个用户修改表中的某条数据、只锁定用户修改的那条数据就可以了、其他的用户都可以修改其实的数据、而在早先时锁的时候是把整张表都锁起来的、粒度很粗糙、这就意味着并发性很低。 假如说我们的事务刚好写到日志中去、系统崩溃了、那数据只在日志中有、在数据文件中没有、数据没有那我们就认为这个数据是残缺的、因此在开机时必须经把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中去、而这个过程就叫恢数据复的过程、所以就要有一个恢复管理器了。 用户完成数据库操作靠的是sql(Struct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这是一种编程语言、也是一个编程接口、或者说是一个命令接口、他定义了我们数据能够接受一些类别的操作(DCL[Data Contorl Language 数据控制语言]\DDL[Data Defination Language 数据定义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数据操作语言])、而DDL就是用来创建表、索引等基本关系型数据库的语句、如CREATE/ALTER/DROP、DML数据操作语言则是增删查改这类的语句INSERT/DELETE/SELECT/UPDATE、DCL数据控制语言则实现创建用户、授权和权限收回的、/GRANT/REVOKE、以上的这些统统都是SQL的查询引擎。 当这些语句写入SQL时、需要有一个分析器来分析这些语句哪些是命令、哪些是参数、那分析完了之后就要执行了、那如果一个表中有多个索引、怎么知道用哪个索引查询效率最高、性能性优呢、这就要计划一下了、得把所有可用的查询计划都查询出来、用查询计划器来完成这个步骤、计划结束之后从中选择一个开销最小的、然而开销最小的也未必是最好的、那我们就得做一下优化了、就得用到一个优化器了、还有一个叫求解器、查询的结果的。 当用户并发多用户请求时、mysql怎么响应呢、mysql是单进程响应多用户请求的、内部是靠线程来实现的、每一个用户连接用一个线程来响应、他是单进程多线程模型的、当然、他的线程也是有上限的、mysql内部有一个叫线程池的概念、一个池子里能装的水是固定的了、那一个mysql的线程也是固定的、就要看你这个池的容量了、当你定义好这个线程池的大小时、就意味着你能够接受多少个用户并发的数量了、当然、这个池子的大小取决于系统资源的大小了、可以把他理解为中间键、是对连接管理的组件。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联、这种组件是一种通用的非常底层的连接库、这种库使得你使用任何语言连接任何一种关系型数据库都能够通用。 32位的系统、32位的程序最大内存寻址能力是4G、但内核还要用去1G、因此单进程最大只能运行3G、对于mysql来说最多只能使用2.7G的内存、Intel公司早期的CPU产品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20位,即CPU的寻址能力为220=1048576字节=1M字节;286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24位,CPU的寻址能力为224=16M字节;386及386以上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32位,CPU的寻址能力为232=4096M字节=4G字节。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传递的,每条传输线我们称之为1位,各个传输线按序排列,他们之间是并行关系,地址总线也是一样的,数据总线决定每次传输数据的大小,地址总线决定了cpu所能访问的最大内存空间的大小,控制总线反映了数据的状态和传输方式,它是地址总线的扩展和补充。

P-php一、PHP简介

人,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

总结之:CentOS6.5 LAMP的基本原理以及分主机架构解析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