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6)

  建议19:断言绝对不是鸡肋

  在防御式编程中经常会用断言(Assertion)对参数和环境做出判断,避免程序因不当的输入或错误的环境而产生逻辑异常,断言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C、C++、Python都有不同的断言表示形式。在Java中的断言使用的是assert关键字,其基本的用法如下:

  

    assert<布尔表达式> assert<布尔表达式>:<错误信息>

  在布尔表达式为假时,抛出AssertionError错误,并附带了错误信息。assert的语法较简单,有以下两个特性:

  (1)assert默认是不启用的

  我们知道断言是为调试程序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查到程序异常,但Java在默认条件下是不启用的,要启用就需要在编译、运行时加上相关的关键字,这就不多说,有需要的话可以参考一下Java规范。

  (2)assert抛出的异常AssertionError是继承自Error的

  断言失败后,JVM会抛出一个AssertionError错误,它继承自Error,注意,这是一个错误,是不可恢复的,也就表示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开发者必须予以关注并解决之。

  assert虽然是做断言的,但不能将其等价于if…else…这样的条件判断,它在以下两种情况不可使用:

  (1)在对外公开的方法中

  我们知道防御式编程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外部因素(输入参数、环境变量、上下文)都是“邪恶”的,都存在着企图摧毁程序的罪恶本源,为了抵制它,我们要在程序中处处检验,满地设卡,不满足条件就不再执行后续程序,以保护主程序的正确性,处处设卡没问题,但就是不能用断言做输入校验,特别是公开方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publicclassClien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StringUtils.encode(null); } } //字符串处理工具类 classStringUtils{ publicstaticStringencode(Stringstr){ assertstr!=null:”加密的字符串为null”; /*加密处理*/ } }

  encode方法对输入参数做了不为空的假设,如果为空,则抛出AssertionError错误,但这段程序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encode是一个public方法,这标志着是它对外公开的,任何一个类只要能够传递一个String类型的参数(遵守契约)就可以调用,但是Client类按照规范和契约调用enocde方法,却获得了一个AssertionError错误信息,是谁破坏了契约协定?—是encode方法自己。

  (2)在执行逻辑代码的情况下

  assert的支持是可选的,在开发时可以让它运行,但在生产系统中则不需要其运行了(以便提高性能),因此在assert的布尔表达式中不能执行逻辑代码,否则会因为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逻辑,例如:

  

    publicvoiddoSomething(Listlist,Objectelement){ assertlist.remove(element):”删除元素”+element+”失败”; /*业务处理*/ }

  这段代码在assert启用的环境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投入到生产环境,就不会启用断言了,而这个方法也就彻底完蛋了,list的删除动作永远都不会执行,所以也就永远不会报错或异常,因为根本就没有执行嘛!

  以上两种情况下不能使用assert,那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assert呢?一句话:按照正常执行逻辑不可能到达的代码区域可以放置assert。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1)在私有方法中放置assert作为输入参数的校验

  在私有方法中可以放置assert校验输入参数,因为私有方法的使用者是作者自己,私有方法的调用者和被调用者之间是一种弱契约关系,或者说没有契约关系,其间的约束是依靠作者自己控制的,因此加上assert可以更好地预防自己犯错,或者无意的程序犯错。

  (2)流程控制中不可能达到的区域

  这类似于JUnit的fail方法,其标志性的意义就是:程序执行到这里就是错误的,例如:

  

    publicvoiddoSomething(){ inti=7; while(i>7){ /*业务处理*/ } assertfalse:”到达这里就表示错误”; }

  (3)建立程序探针

  我们可能会在一段程序中定义两个变量,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业务含义,但是两者有固定的关系,例如var1=var2*2,那我们就可以在程序中到处设“桩”,断言这两者的关系,如果不满足即表明程序已经出现了异常,业务也就没有必要运行下去了。

  建议20:不要只替换一个类

  我们经常在系统中定义一个常量接口(或常量类),以囊括系统中所涉及的常量,从而简化代码,方便开发,在很多的开源项目中已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比如在Struts2中,org.apache.struts2.StrutsConstants就是一个常量类,它定义了Struts框架中与配置有关的常量,而org.apache.struts2.StrutsStatics则是一个常量接口,其中定义了OGNL访问的关键字。

  关于常量接口(类)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首先定义一个常量类:

  

    publicclassConstant{ //定义人类寿命极限 publicfinalstaticintMAX_AGE=150; }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量类,定义了人类的最大年龄,我们引用这个常量,代码如下:

  

    publicclassClien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System.out.println(“人类寿命极限是:”+Constant.MAX_AGE); } }

  运行的结果非常简单(结果省略)。目前的代码编写都是在“智能型”IDE工具中完成的,下面我们暂时回溯到原始时代,也就是回归到用记事本编写代码的年代,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奇妙事情(为什么要如此,稍后会给出答案)。

  修改常量Constant类,人类的寿命增加了,最大能活到180岁,代码如下:

  

    publicclassConstant{ //定义人类寿命极限 publicfinalstaticintMAX_AGE=180; }

  然后重新编译:javac Constant,编译完成后执行:java Client,大家想看看输出的极限年龄是多少岁吗?

  输出的结果是:“人类寿命极限是:150”,竟然没有改变为180,太奇怪了,这是为何?

  原因是:对于final修饰的基本类型和String类型,编译器会认为它是稳定态(Immutable Status),所以在编译时就直接把值编译到字节码中了,避免了在运行期引用(Run-time Reference),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针对我们的例子来说,Client类在编译时,字节码中就写上了“150”这个常量,而不是一个地址引用,因此无论你后续怎么修改常量类,只要不重新编译Client类,输出还是照旧。

  而对于final修饰的类(即非基本类型),编译器认为它是不稳定态(Mutable Status),在编译时建立的则是引用关系(该类型也叫做Soft Final),如果Client类引入的常量是一个类或实例,即使不重新编译也会输出最新值。

  千万不可小看了这点知识,细坑也能绊倒大象,比如在一个Web项目中,开发人员修改一个final类型的值(基本类型),考虑到重新发布风险较大,或者是时间较长,或者是审批流程过于繁琐,反正是为了偷懒,于是直接采用替换class类文件的方式发布。替换完毕后应用服务器自动重启,然后简单测试一下(比如本类引用final类型的常量),一切OK。可运行几天后发现业务数据对不上,有的类(引用关系的类)使用了旧值,有的类(继承关系的类)使用的是新值,而且毫无头绪,让人一筹莫展,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

  恩,还有个小问题没有说明,我们的例子为什么不在IDE工具(比如Eclipse)中运行呢?那是因为在IDE中不能重现该问题,若修改了Constant类,IDE工具会自动编译所有的引用类,“智能”化屏蔽了该问题,但潜在的风险其实仍然存在。

  注意:发布应用系统时禁止使用类文件替换方式,整体WAR包发布才是万全之策。

  相关链接: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1)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2)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3)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4)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5)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6)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