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马化腾缔造“腾讯帝国”始末

  缺乏梦想很难成就一番大事业。在过去的十年里,以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家开始为了自己的商业梦想而迈开了坚定不移的脚步:他们有创新和冒险精神;他们有责任感;他们有礼貌、谦恭以及公平竞赛的社会精神,心中怀着提升整个国家的信仰。他们或是借助海外资本为自己插上乘风的翅膀高调起飞,或是白手起家脚踏实地等待惊艳一跃,他们或许在不同领域踏出了第一步,却殊途同归几乎在十年后达到了一个当初无法想像的顶峰。

  2000年 播种梦想

  1999年12月31日夜的深圳街头,在人潮纷纷走向街头准备用不眠来纪念千禧夜的时候,吃过饭准备返回公司值班的东莞人张志东发现拥挤让他寸步难行,尽管从吃饭的地点到公司不到一公里的路程,但两个小时都没有走过一条街口的状况让他心中开始焦急起来,原计划12点之前回到岗位上的他不时看看手机,但这个当时还很希罕的物件,居然没有了信号。

  12点,当人潮在焰火中欢呼着迈入一个新世纪的时候,公司一些客户的系统果然出现了“千年虫”的BUG,张志东等人走到了哪里已经顾不过来了,闭门在家的马化腾只能一人在线同时安抚着所有出了BUG的客户,为公司拖延着时间。张志东等人赶回公司已经是12点之后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心情去庆祝,反而是与他们在上个世纪做的事情差不多,匆匆忙忙帮客户修复系统,解决问题,并伴随着不时的道歉。千禧夜对这几位10年之后在互联网业界、中国财富榜上都挂上号的年轻人来说,过得颇为狼狈。

  这家在当时只有作坊规模大的公司的全称叫“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公司1998年注册成功后,张志东提出还应该有一个读音相近的英文名,就像国际通信巨头朗讯(Lucent),马化腾只是略微想了一下,脱口而出:“Tencent!”

  尽管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对互联网的痴迷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旅途,但在那个寻呼机还大行其道的年代,他们还是只能将公司定位为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通过大家的人脉和能力拉传呼业务的单子,同时也开始接各种其他项目。通过马化腾之前的关系,他们在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免费拥有了一间只能容纳两三张桌子的办公室。其时腾讯只有马化腾和张志东两个全职人员,其余三人作为股东,在空闲时间过来帮忙打理公司里的事务,因此办公室还算宽敞。

  也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马化腾、张志东两位骨灰级网虫捕捉到了在大洋彼岸AOL以2.87亿美元将ICQ品牌及团队收购至麾下背后巨大的商机,做中文版的ICQ成了腾讯团队的目标。

  很快产品开发完成了,但要运营这个产品,对于刚刚起步、勉强可以维持收支的腾讯而言,意味着大量的带宽、服务器等费用投入的无底洞,而环顾当时的IT界,即时通信产品还没有任何盈利模式。

  但腾讯还是幸运地与深圳电信签下了一个试验型项目,这就意味着,可以使用深圳电信的服务器和带宽来实现大家的梦想。1999年2月,OICQ99ABeta1作为腾讯QQ历史上的第一个版本,悄悄地挂在了线上,免费提供给互联网用户下载。而QQ在对话时至今依旧没变的、标志性的“滴滴”声,则来自于马化腾自己的摩托罗拉寻呼机。

  OICQ在网吧、校园、上班族等用户群内迅速蔓延,并在这些用户群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文化。在产品上线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在北京拉寻呼业务的马化腾在打折的招待所里见证了OICQ用户在线人数突破500人的时刻。等到用户同时在线数达到1000人的时候,腾讯已经超越了国内所有对手,进入了一个与自己竞争的时代。

  然而独占鳌头的用户数量在当时还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尽管在陋室里孵化出的金企鹅已经为腾讯用一定比例股权的代价拉来了两笔小额的风投,但有限的资金并不能保证腾讯团队过一个惬意的千禧年,相反,为了“养活”这只企鹅,大家想尽了办法去“打零工”。当时马化腾和张志东都自己亲手做网站,公司主页也是马化腾自己写的代码并亲手调试一些小细节。

  此时与张志东同名的另一位东莞老乡王志东,虽然不至于有企业生死攸关的压力和资金上捉襟见肘的破落窘境,但肩头的分量也不轻,因为他缔造的新浪,正值在美国Nasdaq上市的前夕。半年之前当中国大陆年轻的网民正通过OICQ对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互相传达着自己的愤怒之时,刚刚完成了全面整合的新浪则抓住了这个时机,迅速、全面、准确的新闻报道将网站在7月份推向了CNNIC的互联网网站排名第一名。但是良好成长势头并没有掩盖住新浪内部的种种不融洽,因为一年前四通利方和华渊资讯“速成”的海外联姻带来的业务、管理层、董事会以及公司文化等各个方面摩擦,导致新上任仅半年的联席CEO和他带来的硅谷经理人黯然离去,情急之下,王志东坐回了CEO的位置上。

  幸运的是,管理层的变动并没有动摇新浪的根基。王志东出任CEO后,新浪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更加坚定了王志东早期与华渊合并时为新浪架设的目标——打开Nasdaq的资金之门。

  此时,为新浪冲刺Nasdaq承受着压力的远不止王志东一人,刚刚从普华永道“跳槽”过来的曹国伟在那几周时间里,每天都要忙碌16个小时,他一边在普华永道完成工作交接,一边到新浪以财务副总裁身份接手上市流程,曹国伟事后回忆说:“以前参与过很多家企业的上市,但就没见过新浪这么难的,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就先后提交了八份。”

  在这个让新浪人情绪紧张的时刻,王志东的另一个北大校友李彦宏则带着一笔风投从硅谷悄然归国,在新千年的元月,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关村落地,这是之前李彦宏在美国硅谷注册的一家同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个四年后在互联网第二个春天垄断了全球中文搜索引擎的巨擘,此刻还是一株刚破土的小苗。

  2000年4月,新浪正式登陆Nasdaq,成为中国大陆当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门户网站。按照许多“财务官”的习惯,企业上市结束,自己也差不多可以另找新职了,实际上曹国伟开始也是这么安排的,但谁也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曹国伟陪伴着新浪经历了所有能够经历的一切光荣与梦想、挫折与奋发。

  而就在新浪赶上互联网第一春的末班车的前一刻,腾讯却收到了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美国最高仲裁论坛(NAF)的律师函,大洋另一端的AOL向NAF递交了有关OICQ两个域名的争议书,要求腾讯把OICQ改名,否则将诉诸于法庭。腾讯团队临时抱佛脚,咨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输掉官司后的2000年11月,QQ2000正式发布,OICQ正式更名为QQ。新产品上线之后,发现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反感,反而认为这样的修改更容易让人记住,马化腾等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就在中国互联网企业萌芽的时候,中国的设备制造商们也开始了同步成长。尽管刚刚成立不久,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还只能在中关村北土城西路103号连暖气都没有的仓库里开始自己的起点,邓中翰——这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多年以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毕业生,此刻的心还很火热。中星微电子从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一是因为海归创业团队的背景,二是因为他们从事电子技术的核心部件研发,最重要的是,这是国家财政第一次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一家高科技企业,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35%,“红色创投”一说由此而来。拿着政府的钱办的企业,中星微电子似乎在开始就和其他企业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体现在体制创新,而且是直抵最上层的国家体制创新。邓中翰肩头肩负着结束中国那时几经科研挫折仍旧“无芯”的历史,所以国家的投资并不能让他觉得宽裕:“其实,这个钱也是很少的,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种子。1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在芯片行业简直是太少了。”

  此时,PC芯片和存储芯片是最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已经被英特尔、三星等巨头牢牢地控制。而多媒体芯片刚刚起步,是巨头们不屑的“瘦肉”。寻找到多媒体芯片这个突破口,使中星微电子在巨头中间有了谋生的机会,也有机会与巨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未来的潜力市场。

  这时早于十几年就完成创业的任正非则在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迈向新的台阶而劳碌,这位排在2000年《富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第三名的企业家,在90年代中期将华为的业务领域拓展到移动通信以来,已经先后与德州仪器、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使华为可以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而在企业管理上,在一些著名跨国咨询企业的指导下,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都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2000年,华为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还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了研发中心。早年就对于股票和泡沫深恶痛绝的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2002年 守护梦想的种子

  尽管2000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690万,比半年前翻了将近一番,但这一年注定也是让IT精英们有着伤痛记忆的一年,在疯狂地烧钱过后,互联网泡沫在美国被彻底挤破。在新浪之后,中国大陆另外两家门户网站网易、搜狐分别在5月、7月登陆Nasdaq,网易在上市当天便跌破发行价,搜狐在半年之后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以下险被下市。突如其来的“寒冬”让同样颇有个性的丁磊和张朝阳初尝了资本市场的苦涩。

  新浪上市后不久,股权过于分散的弊端就开始显现。与张朝阳在搜狐持股33.6%、丁磊在网易持股58.5%相比,经过层层的股权稀释,创始人王志东持股仅为6.3%,离“大股东”的标准相差甚远。股权分散和复杂的股权架构导致公司管理者对新浪的管理以及战略无法长期执行,对新兴业务市场的发掘和开拓都非常不利。2001年,短暂的王志东时代正式结束,技术专业出身的他日后另起炉灶创立了点击科技,延续着在IT界的传奇。另一位新浪的元老级投资人茅道临成为了过渡期的掌舵人,而当年由茅引荐进入新浪的曹国伟则稳坐到CFO位子上,为新浪在2年后的一次跨越发展埋下了伏笔。

  2000年奠定了300兆的带宽基础以及蝉联CNNIC调查最佳网站第一名,使得投资者对新浪的信心没有动摇,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本的成功运作虽然让新浪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巨大的盈利压力也使得新浪的管理团队绞尽脑汁。广告是当时门户网站的生存之本,而吸引众多网民浏览的新闻则成为新浪当时的“拳头产品”。尽管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国外的门户网站成长模式,但新浪的管理团队依据过去在实效新闻和体育新闻上获得成功的经验,仍旧继续加大在新闻业务上投资的力度。就在时间迈入2001年之前,新浪正式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登载新闻业务资格。而2001年的“9·11”和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更是让新浪在新闻资讯业务上将其他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2001年3月,新浪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广告一成不变的模式,对网络广告的产品形式进行了突破性的革新。全屏、通栏、画中画等精准的广告产品让新浪获得了众多客户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

  尽管与AOL的国际侵权官司让马化腾的团队损失了一笔资金,并间接失去了最初两个投资者的支持,使投资者之一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转向了有海归背景的百度。但QQ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依旧让几个年轻人感觉到了光明的前景。船小好掉头,腾讯反而成为在寒冷刚刚到来之际就敏锐地嗅到了温暖的鸭子。

  2000年初,腾讯曾承接深圳联通公司的一个项目:为手机用户提供邮件到达提醒服务。在寻呼机用户规模已出现萎缩的态势、移动通信逐渐普及的趋势之下,这个利润微薄的项目却让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有了一个新想法:“如果QQ可以发消息给手机,会不会是一个新的机会呢?”

  深圳联通在当年6月首先认可了与腾讯的合作,收费模式是按短信通讯费分成。但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移动运营商,和深圳联通谈完了,还要和深圳移动谈,和各个地方的移动、联通公司都要谈。就这样,一个被命名为“移动QQ”的业务诞生了。公司另一位股东曾李青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全部由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组成,专门负责和移动、联通打交道,软磨硬泡,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曾李青在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中国地图,用红、蓝两个颜色的小旗子分别代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业务团队每谈下一个地方,就在上面插上相应颜色的旗子。

  到了2001年,腾讯已经与全国各省市的运营商都有了合作关系,移动QQ的收入一度占到公司收入的80%以上。等到2002年下半年其他网站发觉短信是救命的“金矿”时,移动QQ开始大规模赚钱了。其时毗邻深圳的香港人习惯将腾讯的英文分开成“Ten”和“Cent”两个单词,所以经常会有人好奇地问公司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十分钱”,“我们就解释说那时手机兴起,短信费用是一毛钱一条,刚好十分钱,而腾讯正是从手机业务中寻找到突破点的。”张志东如是说。

  移动QQ是腾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那时候做相同的业务远非腾讯一家,但为什么是腾讯笑到了最后?答案是“用户价值”。从腾讯QQ诞生的第一天起,腾讯每个人都是整天挂在网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户的反馈,在第一时间处理出现的问题。千禧夜“事故”之后,腾讯每个节假日都会安排人员值班,负责处理突发的用户需求。或许正是这种创业团队们默守的行为准则,才使得腾讯从大浪淘沙的环境中逆势壮大。

  活下来的腾讯吸引来了新的投资者,2001年6月,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取得了腾讯46.5%的股份,美国人网大为加盟腾讯并担任腾讯海外业务副总裁。

就在曾李青在深圳的办公室将插满了小旗的中国地图永远珍藏起来的时候,在北京的曹国伟也开始了他被业界日后引为经典的两次收购。2003年1月,新浪斥资2300万美元收购广州讯龙;2004年2月,新浪又以最高1.2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Grillion,这些并购使新浪的无线业务收入增长了近一倍,无线服务内容大幅度扩充,一举扳回新浪之前因为高层频繁动荡带来的在无线增值业务方面的颓势。正是因为收购带来的无线收入大幅增长,让新浪不再依靠广告在2003年首次实现全面盈利,Nasdaq的股价在2004年一季度突破 40美元,创下一个高峰。而与此前运作新浪上市的模式一样,由曹国伟设计的收购讯龙的模式,也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收购的范本。直到现在为止,无线业务仍然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收购也成为已经生存下来的早期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多元化道路的助推器。

  在互联网各种盈利模式开始成型之时,新浪的CEO接力棒交到了熟悉一线业务的汪延手中。

  在“过冬”中,网络游戏也逐渐成为了另一座“金矿”,2002年底中国付费网络游戏用户剧增到了401.3万,以盛大为代表的一批网络游戏公司开始做大。

  这时QQ注册用户突破1亿大关,网民们挂着QQ玩着网游已经成为了网吧的一道风景。在之前的“QQ会员”增值服务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腾讯的创业团队面对着这个市场契机,岂容错过?但马化腾思考的却是一个规模更大的“游戏”:“腾讯需要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

  2002年3月,“Q币”——这个腾讯历史上第一种虚拟支付代码正式投入使用,使腾讯互联网增值服务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Q币在本质上为腾讯建立了一个与现实货币体系对接的准虚拟金融体系,为腾讯后面基于“在线生活”理念的所有产品创造了收费通道,也成为了以后互联网企业制作支付体系的一种范本。

  到2003年,架设完在线销售的收费通道后,腾讯正式进入网络游戏领域,从代理国外网游到自己开发小型游戏的QQgame平台,由于领先于对手的用户体验和庞大的用户基数,腾讯很快成为了同类产品的领先者。而QQ秀、钻石会员等新的增值业务也开始被用户接受。在“长尾理论”尚未出现的年代,腾讯的业务覆盖领域也如同QQ软件的大小一样,开始了同步的膨胀,几乎每一个细小的盈利点都被腾讯利用了起来。

  而在这个冬天里,李彦宏和他的百度则显得很低调,他踏实地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网站信息检索服务的项目,推出了百度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由提供后台服务转为独立的搜索服务,并开创了一个引起网民争议的系统——搜索竞价排名。这个系统为百度从联想、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那里赚取了过冬的资本,但也将不少网民推向了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Google。

  但在互联网的冬天里,中星微电子则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2001年3月,中星微电子开发出第一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CMOS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成功实现了核心技术成果的产品化。“星光一号”被誉为结束了“中国硅谷无硅”历史的产品,而产品几个月后就被三星、飞利浦等厂家采用。当年年底,“星光一号”通过微软WINDOWS XP的WHQL认证,是目前中国惟一通过这项认证的产品。“星光一号”投产后,中星微电子马不停蹄设立上海分公司,开展非图像类芯片研发和市场开发工作。随后则成立了深圳分公司,全面开展对海内外的市场营销,效率之高让人乍舌。

  2002年,中星微电子的VXP宽带视频通讯系统横扫国内市场,成为了标准制定者。随后,集声音和图像一体的“星光二号”、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星光三号”、手机彩信处理芯片“星光四号”连续进入欧、美、日市场。2003年10月,中星微电子独立开发的新一代PC图像输入芯片“星光五号”成功实现产业化,被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大规模应用;并成为中国电信指定的惟一宽带PC图像标准。

  同一时期,华为亦是捷报频传,尽管2000~2002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但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亿美元。

2004年腾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向“门户网站”的方向进行试探

  2004年 梦想的交战

  在经历了一轮洗礼之后,铅华洗尽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终于迎来了新的契机。当时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不同形态和不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相互横向整合和多元化渗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新浪要在搜索引擎上发力,百度同样也开始花精力来做新闻内容,网易更是一举打下游戏、无线和内容三块江山。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涉猎其它垂直专业领域,而原本在各个专业领域耕耘多年的巨头们,目光又不约而同瞄向了门户网站、资讯内容。

  2003年6月,当时的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刘炽平开始“瞄准”了腾讯,而双方的第一次接触也为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炽平——这位后来的腾讯总裁为这只金企鹅准备上市的工作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由非“海归”缔造的腾讯为了寻求更踏实、长远的发展,没有将目光放在有着回暖迹象的Nasdaq,而是选择了更了解腾讯的香港。

  一年后的6月16日,以马化腾为首的腾讯管理团队站在香港联交所的正中央,目不转睛地看着头上的大屏幕。随着腾讯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腾讯当即拥有了62.2亿港元的市值。这被认为是中国大陆互联网企业第二春的标志。

  就在腾讯完成了上市准备进一步扩张之时,刚刚完成并购事宜的曹国伟却只能先去做一个“救火队员”:这一年,新浪的网络广告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6月,身为CFO的曹国伟“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COO去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他调整内部组织,铁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撤换了相当一部分负责人。在短短6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系统。到2005年,新浪广告增长率实现三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搜狐。而在这期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无线增值业务行业遭遇重创,曹国伟领导的网络广告业务适时冲出,成了新浪收入的新引擎。

  另一边,腾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向“门户网站”的方向进行试探。网大为先是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腾讯网主页的域名,随后的悉尼奥运会期间,腾讯网小试牛刀,通过QQ终端进行即时消息发布,采用迷你首页、系统消息、新闻直投的形式将奥运赛事资讯第一时间速递到近1000万同时在线的QQ用户桌面,这种信息推送模式与传统门户网站的模式完全不同,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实现了技术导向、应用导向向用户导向的转变,使得QQ用户当时对显示器右下角时常蹦出的消息栏感到新奇不已。

  2004年12月,在腾讯网一周年庆典上,马化腾正式宣布,将腾讯打造成为“国内时尚娱乐第一门户”,并争取在三年的时间内,把腾讯网打造成为中国前三名的综合类门户网站。现任网站部总经理孙忠怀这样阐述腾讯当时给自己的定位:“腾讯强调的是一个平民化的视角,我们不是做精英文化,我们做的是大众文化。”

  这一年,百度垄断了中文搜索市场,广告每日每字千金,创下中国网络广告天价。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百度迁入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至今,在这座大厦里,新浪和百度仍然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广告业务的起色并没有让曹国伟轻松太久,日历刚刚翻过了2004年,曹国伟便在资本市场上打了一场事后被他评价为“很刺激”的遭遇战,这一案例已经作为经典载于中国企业并购史,因为这是首例遵循美国法律进行并购的中国案例。并购战的攻方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守方则是新浪,战场则是美国的Nasdaq。

  2005年2月19日上午,在历时一个月、利用四家关联公司出手购股后,盛大在其网站及Nasdaq官方网站同时发布声明,称已经通过公开交易市场购买了新浪19.5%的股权,此次购买新浪股票的目的是一次战略性投资,可能进一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以及私下交易或者正式要约收购和交换收购等方式”增持新浪股票,并“寻求获得或者影响新浪的控制权,可能手段包括派驻董事会代表”。

  悄悄收集筹码,突然宣布收购,这是一种标准的华尔街收购方式。正陪着家人在澳洲度假的曹国伟,在南半球接到了盛大CEO陈天桥的电话。他冷静分析后认为,盛大此举肯定属于“临时”出手,因为那段时间Nasdaq一直盛传着对中国概念股非常不利的消息,新浪股价一路下滑,出现了大量的抛售,陈天桥才有机会大量接盘。不过,“不觉得奇怪”不等于“不做出反击”,曹国伟第一时间和远在巴黎的汪延召集了董事会,迅速聘请了世界上一流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作为财务顾问,研究对策。

  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10点,新浪抛出了一份“股东购股权计划”。这份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一旦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半价增持公司股票,盛大持有的新浪总股本的比例将由19.5%稀释至2.28%。陈天桥手中持有的近两成的股份,并不能撼动新浪现有管理层的地位。这同样是一种标准的华尔街式反收购。

  这一攻一守当时让“全流通”呼之欲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次看到了市场主导型的收购与反收购实战,这种被形象地称为“毒丸”的反收购手段也让中国人啧啧称奇。曹国伟亲手炮制的这枚“毒丸”成功压制了陈天桥重塑中国互联网格局的野心,不仅为自己赢得了“鹰派CFO”的称号,也为后来担任新浪的第五任CEO赚足了资本。

  “毒丸”还在令人回味,腾讯又在毫无征兆之下以迅雷之势将中国最早、也是最优秀的邮件系统揽入怀中。3月,腾讯突然宣布成功收购Foxmail软件和有关知识产权。这是腾讯上市以后的首次资本运作,也是其大幅占领商业用户市场的重要布局,Foxmail拥有500万用户,而且都是与腾讯用户重叠度不高的上班一族,具有很大的商业开发潜力。把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完美结合在一起,弥补自己与其他门户网站在邮箱技术方面的短板,腾讯为“二次创业”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时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林志远认为:“虽然在这次收购之前,腾讯专注于传统的休闲游戏和盛大的业务并无直接冲突,但随着他们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群不断向大型网络虚拟游戏的进一步拓展,双方的业务将会有更多的重合和冲突。邮箱服务本身并不会直接给公司带来利润,随着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用户群黏性会进一步提升,依托QQ庞大的用户群和人脉,从而给其他的增值服务和网络游戏带来相应的收入。”

  果不出分析所料,这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游戏产业高峰论坛”上,马化腾在致辞中称:“大型综合性的网络社区,是一个未来的趋势。”3个月后的10月25日早晨8点,腾讯的大型Q版网络游戏“QQ幻想”的全国13个大区服务器正式开启。短短10分钟不到,已经冲破5万人同时在线。两周后,游戏的服务器总量达到44个大区,在线人数突破50万大关。

  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横向交战的时候,邓中翰则带领着中星微电子彻底打开了国际市场之门。2004年5月18日,中星微电子集团总部挂牌仪式暨中星微电子公司乔迁新址招待酒会在世宁大厦15层正式举行。北京市委市政府、信息产业部等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前来致贺。就在三个月前,中星微电子作为惟一的中国芯片厂商成为国际移动行业处理器联盟(MIPI)的成员,这个联盟还包括其成员包括英特尔、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三星、西门子、索尼爱立信等39家厂商。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邓中翰带着“星光一号”去东京向索尼推荐时被对方一位主管嗤之以鼻:“我们索尼有几千种这样的产品,几百个这样的专利,我们索尼是这项技术的鼻祖。如果你想学习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展览和产品,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听你推销产品”。而2005年夏天,索尼第一款带有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里,使用的正是中星微的“星光5号”。

  但数字多媒体芯片是一个并没有多少肥水的利基市场,总规模也不过每年2~3亿美元。正因为如此,即便2003年中星微电子在该领域取得了60%的垄断性市场份额,邓中翰也高兴不起来。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使得中星微电子又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照相和彩信功能的多媒体手机的普及给了中星微机会。多媒体手机市场是一个比电脑摄像头大十倍都不止的蓝海。2004年,多媒体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占到了手机总出货量的47%,达到了3.24亿部。到今天,照相功能和彩信均已经成为了手机的标配。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当时还正处于群雄混战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导者。2004年12月,中星微电子的“星光移动一号”率先投入市场。作为一颗超强功能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移动一号”充分满足了市场对手机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产品一经问世,联想、三星、TCL、首信等国内外几十家手机厂商便在最新型的产品上采用了这款芯片。手机多媒体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让中星微电子先后在2005年和2006年实现了大幅盈利。借助这个好势头,中星微电子完成了在Nasdaq的上市。

2005年盛大与新浪上演了“毒丸”计划

  2006年 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2006年2月15日,腾讯对外界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任命公司原首席战略投资官刘炽平为公司总裁。刘炽平以后将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马化腾将更多地集中精力于制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产品规划。

  一个月后,根据艾瑞(iResearch)和Alexa的最新流量排名,腾讯网覆盖量位居中国门户网站第二,访问量位列第三,至此,腾讯网正式跻身三大门户之列。

  就在腾讯管理团队变化不久之后,2006年5月,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权杖。当时业界很多人想知道曹国伟能否逃出新浪CEO任期难超两年的“魔咒”,但现在回顾,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汪、曹的交接其实是新浪成熟的标志。自此之后,新浪的核心团队出奇地稳固。

  在担任CEO之后,曹国伟调整了新浪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以博客为核心的Web2.0产品和广告业务。作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曹国伟将博客板块旗帜鲜明地推向了“精英路线”。虽然有人认为这严重违反了互联网的草根精神,但是名人博客为新浪带来了巨大的成功,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浪日后的人气集散地。

  在“新浪媒体方面拥有最高履历”的曹国伟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判断显然更加准确,新浪传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的手里再次强化。2006年对新浪体育来说是一个盛年,世界杯与欧洲冠军联赛给了新浪大放异彩的机会。当年7月,根据尼尔森公布的《中国互联网杯羹世界杯》主题调查报告,新浪世界杯网站再创体育赛事访问量新纪录。9月,欧洲足联正式宣布,新浪网将成为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在中国的独家门户网站合作伙伴,并从该赛季开始授予新浪欧冠联赛比赛视频播放权以及无线服务权益。播报重大赛事的经验为新浪网在两年后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展红红火火的奥运营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腾讯也没有错过Web2.0的机遇,就在2005年9月新浪博客上线测试之前,已经潜心调查了四个月的马化腾向全公司宣讲了腾讯文化在Web2.0时代的内容。此时腾讯的员工已经从几百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腾讯后面两年除了一如既往地将新技术与公司经营的领域融合,在与QQ相关的网络安全、版权保护上下了很大的力气挽回了即时通讯用户的分流局面外,塑造企业文化也成了重要课题。

  同样在这一年,继“百度贴吧”与“百度知道”之后,百度推出第三个社区类搜索产品,百度社区“三驾马车”浮出水面,在移动服务业务上的拓展也稳中有升,“外事问Google,内事问百度”,在Nasdaq成功上市一周年的百度这时已经与Google平分了中国大陆的互联网搜索市场。在一场大学组织的论坛上,李彦宏信心十足地说:“5年以后,Google和百度之间的关系是百度一枝独秀,从市场份额来说,大家很难看到Google了。”

  就中国大陆市场范围内而言,李彦宏一语成谶。

  在互联网企业开始“入夏“的时候,来自台湾、此前主营笔记本电脑用光驱芯片的联发科则渐渐成了中星微的“苦手”。与中星微电子提供专业化的多媒体芯片不同,联发科推出的是集成多媒体功能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即用一个单芯片的基带芯片就将多媒体的能力整合进来,从而瓦解了单独的多媒体芯片存在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联发科的这种集成芯片还异常便宜,一个专业芯片可能卖到3块钱,而集成芯片中加一个同样功能只需要增加几毛钱的成本。由此,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和一些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一边倒地投向了联发科。

2004年,联发科手机业务的营业额不过3000万美元,2005年就变成3亿美元,2006年则达到了6亿美元之多。中星微电子遭遇噩梦,用一名业内人士的话说,中星微电子等于拱手把整个内地市场送给了对手。与此相对应,中星微电子的股价也曾经由高峰期的16.88美元一度跌至不到2美元。

  起初邓中翰有些低估了联发科,认为山寨模式挺不了多久:“多媒体要做好是很难的,所以它能够进入山寨机,却进入不了诺基亚、三星,因为诺基亚、三星对照相的功能和视频功能要求很高。”但不久之后,邓中翰经过思考后承认,联发科的技术道路代表了市场未来。毕竟,芯片正越来越集成化、平台化。英特尔概莫能外,中星微电子自然只能走市场大势。

  此时的华为则继续在自己设定的轨道上运行着。2006年,华为销售收入高达656亿元人民币,其中65%来自海外市场。更为可怕的是其惊人的利润率——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依据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排序,联想、海尔、华为占据前三位。但在盈利的硬实力方面,华为以41.36亿元居首,远超第二名海尔的15亿元;华为上缴税金74.78亿元,接近前10名另外9家公司之和。此时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Telefonica、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等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这一年,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是:“它(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当然,这几年任正非也有一点自己的小麻烦,那就是他曾经培养的接班人李一男的“单飞”,尽管李的新公司并不能给华为造成什么麻烦,但任正非依然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手段,最后将这个名为港湾的公司从西门子的手中收归门下。

  2007年,按125.6亿美元计,华为实际销售额首次超过北电网络的109.5亿美元,并晋级全球“五强”,分别位于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之后。在任正非的奇特的管理方式之下,华为在迷离的全球通讯市场上逼近了真正的第一线。

2005年盛大与新浪上演了“毒丸”计划

  2008年之后 新梦想的起点

  转眼,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在了2008年。

  3月20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珊瑚虫版QQ”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人北京理工大学教师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大额罚金。关于这场官司,网民并不都是站在腾讯一边,很多人认为,QQ从ICQ脱胎而来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抄袭”。腾讯初期的开发人员之一,现作为技术顾问的黄业钧对此则不以为然:“说腾讯的产品是抄袭,其实是不了解腾讯,因为我们从开发QQ开始就非常重视创新。”因为早在1999年,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包括QQ,全部都面临一个重大缺陷:黑客可以通过反汇编程序的源代码,冒充用户的好友向其发假消息。腾讯的技术人员重新设计一套加密协议。“这个当时国际领先的技术是百分百的创新,更为QQ一举打败国内外其他即时通信软件奠定基础,这套协议一直沿用至今,改动不大。”

  腾讯的创业团队很早就知道创新的重要性,腾讯给员工发放的T恤上面印有将腾讯价值观具象化的四种动物形象,长颈鹿代表正直,蚂蚁代表尽责,犀牛和犀牛鸟代表合作,而鹦鹉螺就是代表创新。

  在整个互联网业界,由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时间短,技术创新还较为零散,没有形成持续系统的投入,因此常被认为是美国互联网趋势的拷贝。腾讯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在2007年经过充裕的筹备后,正式成立腾讯学院,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所企业大学。

  这一年的北京奥运会则让新浪和腾讯两个新老门户网站成为了同盟。曹国伟将“奥运报道”视为担任CEO之后的一场大仗,可搜狐却大手笔成为奥运会授权的官方网站占尽了先机。老辣的曹国伟并未放弃,经过一番运作,7月19日,新浪与腾讯、网易组成了奥运报道联盟,最终扭转了局势。搜狐虽然投入巨资获取了奥运会授权,但是网络广告依旧没有超过新浪。

  通过这次奥运会,中国的网络媒体借着及时、互动、全面、技术领先的实力,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在美国,NBC网站的奥运页面在整个奥运会期间的总浏览量为12亿次,视频浏览量为7200万次。而在中国,仅腾讯网一家媒体所创造的流量就超过了160亿次,视频浏览量则数倍于美国所有网站的总和。

  “奥运报道”带来的巅峰并未让曹国伟满足,这个经常拿着莱卡相机在理想国际大厦20层一边寻找着摄影角度一边在头脑中寻找新的商机的CEO,在新浪成立十年时,以增发4700万股份的代价,决定收购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卖场广告等业务。按照2008年12月19日新浪股票收盘价的每股29.24美元计算,这场收购的交易金额大约在13.7亿美元,再次刷新纪录。通过收购分众的核心户外广告业务,新浪走出门户网站竞争的战场,从此之后,新浪是中国最具规模的新媒体平台,任何一位广告主,都不可能忽视新浪的存在。

  新浪“微博”的上线,则又一次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2009年8月,在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先行者因为各种原因而倒下的情况下,新浪继续将这种更加开放、迅速、彻底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界限的产品按照几年前名人博客的推广路线强势推向用户,网民很快就迷上了这种“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的个人表达方式,一如3年前美国的《时代》杂志将“YOU”评为了年度人物,这个被大家昵称为“围脖”的工具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事件的见证者,很多学者预言它将彻底终结信息垄断。2010年几次的新闻事件中,新浪“微博”都成为了新闻直播的通道,网民们风趣地总结为: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7年CFO、3年CEO,为新浪打拼了十年的曹国伟这时终于决定再进一步,踏上顶峰。2009年9月底,以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宣布,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以9.4%的持股率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加上原有的持股数量,管理层最终持股数量超过10%,这一数字已无人能撼动。“不可能再会有其他玩家能从资本层面侵入新浪。”

  而新浪下一个10年的目标,也已经在曹国伟心中勾勒成型:进军电子商务。而此时新浪的邻居百度,则也在邻国日本开拓出了自己的新市场。李彦宏明确表示,开拓全球市场是百度下一个10年的目标。

  而与新浪有着截然不同发展路径的腾讯,此时在互联网界也已经成为了不可能被忽略的背影。截至2009年12月31日,腾讯的有形价值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体现出超过30%的同比增长能力。有一假一真两个段子足以证明现在腾讯的影响力,假的是一个笑话:说在中国直选的话谁最可能做总统?大家最后结论是马化腾,他只要弹出一个窗口:“投马化腾一票,送10Q币”;真的则来源于一批新的互联网创业者,在2010年“团购”风潮强劲之时,很多风投与他们谈判时都会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腾讯打算做团购,你们打算怎么应对?

  更为让人感觉到世态变迁的则是,AOL对ICQ10年的惨淡经营之后,只剩下了4200万的非主流市场用户,落得了一个剥离的结局,潜在的接盘者,则可能正是10年前被他们推上被告席的腾讯。从一个侧面来说,也能算是为这些过往恩怨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在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后,邓中翰再次出手。2009年8月,中星微电子宣布和联芯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中星微电子将提供给联芯科技包括手机电视技术在内的全方位的移动多媒体技术和解决方案。显然,中星微电子希望借助于和联发科定位相似的联芯科技的力量部分收复中星微曾经丢掉的移动多媒体市场。除此之外,中星微电子也与联发科“化敌为友”,计划在联发科的高端手机芯片解决方案中采用中星微电子的数字多媒体芯片。

  在收复失地的同时,邓中翰还利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安防监控。2009年8月28日,中星微电子收购了ASB(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ViSS监控系统业务。与一般的并购不同,中星微电子对ASB ViSS的并购并不涉及到厂房等硬资产,而是它的软件网络的所有技术和知识产权。ASB的ViSS监控系统是业界最稳定的运营商级的视频监控平台之一,其解决方案广泛适用于对城市道路、机场、商场,银行、学校等监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的集中安全监控。中星微电子之所以选择安防,是因为安防的视频监控以及整个后端的图像处理、压缩、存储、搜索、检索都跟高端的视频处理有关。面对如此高专业度的技术门槛,有能力挤进来的竞争者寥寥无几,中星微电子一贯遭遇的“有技术、没市场”的尴尬得到化解。ASB ViSS作为最主流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并不自己做芯片,而是基于现有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来做一个视频监控的平台和网络,这恰好与中星微电子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这样,中星微电子的这一并购恰好整合成了一个整体的、高端的芯片技术的安防解决方案,并拥有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在整个安防产业正在一个技术革新、改头换面的关口,中星微电子此时介入这个国内达千亿元、全球则达2000亿美金的巨大市场可谓恰逢其时。

  2009年底,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出炉,邓中翰成功当选——他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就在北京奥运会为中国赢得美誉的同时,华为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此时华为在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就产品数量而言,已经有很多单项产品创造了世界纪录。

  2010年7月8日,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公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华为首次入围。继联想集团之后,华为成为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惟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而美国权威商业媒体Fast Company日前评出了2010年最具创新力公司,华为紧随Facebook、亚马逊、苹果和Google之后位列第五。

  上述的数字让人倍感鼓舞,但只有熟悉深圳的人才知道,与华为一街之隔的是一家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它隶属于富士康科技集团。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以及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从iPod和iPhone、笔记本电脑到手机、游戏机,这里的产品似乎无所不包。在和华为公司差不多的面积内,云集了超过30万名员工,其中绝大部分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普通劳工。

  这里才真切地体现中国社会变革的魔幻色彩:年轻新锐的工程师和流水线上面色枯黄的打工妹并行不悖地出现在一条街道上,而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形态创造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财富来源。

但我想说,我做了一个善良的平凡女子,并且一直在爱,

梦想照进现实:马化腾缔造“腾讯帝国”始末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