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接线继电器老化及接线错误引起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件的思考

     开关汇控箱非全相出口47TX 功能异常(返回卡涩),10 余年的“旧账”,该不该来还?

     开关机构压力低闭锁重合闸回路接线错误,又该如何防范?

    
这样的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近期一起保护异常事件引起了二次工作者的警觉:某500kV 某500kV线路A 相线路第一次故障时候,重合成功;紧接着,500kV线路A 相再次故障,某变电站5171、5172 开关A 相跳闸,重合闸装置动作,开关未重合成功。现场检查5171、5172 开关A 相在分闸位置、B 相和C 相在合闸位置。电厂侧跳开5021、5022 开关,重合不成功,开关三跳。

    
从事件现象来看,有两个谜团须解开:
     一是第二次线路故障后,开关本体非全相保护本应动作出口,但却未动作,为什么?

     二是线路第二次线路故障后,开关保护本应收到闭锁重合闸开入异常,但开关保护却未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发生了什么?

     先解答第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第二次线路故障后,开关在A 相压力恢复接触闭锁后,开关本体非全相保护应在2s 后跳开B、C 相。而B、C 相断路器未跳开,说明二次回路或回路中存在问题。从调查报告来分析,“线路第二次线路故障后, 开关本体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出口的原因为出口继电器47TX 动作不可靠,在动作后,没有出口”,再剖析发现“开关本体非全相回路出口继电器经10 余年的运行,元件老化、性能下降”,至此真相大白,原来是“继电器”老化惹的祸。

     梳理下第一个问题的脉络:开关汇控柜出口继电器经10 余年的运行,元件老化、性能下降→→出口继电器47TX 动作不可靠(在时间继电器动作后,但没有出口)→→500kV线路第二次线路故障后开关本体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出口(开关本体非全相保护应在2s 后断开B、C 相断路器)→→开关A 相在分闸位置(开关A 相跳闸后未重合),B 、C 相在合闸位置。

     接着,在来分析第二个问题:正常情况下,线路第二次故障时,跳闸后开关A 相正处在建压过程中,低油压闭锁继电器闭锁开关分合闸回路,同时应向开关保护发送闭锁重合闸开入。而从5171、5172 开关保护动作报告看,开关保护未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说明回路接线存在问题。从调查报告来分析,“送往开关保护操作箱的闭锁重合闸开入信号的两个端子在开关本体侧没有接入信号”,由此找到了事件根源,原来是“开关压力低闭锁回路接线错误”造成的。

     再梳理下第二个问题的脉络:500kV线路第二次线路故障后(A 相正处在建压过程中,低油压闭锁继电器闭锁开关分合闸回路)→→开关汇控柜开关压力低闭锁重合闸回路接线错误(开关压力低闭锁回路接线错误,送往开关保护操作箱的闭锁重合闸开入信号的两个端子在开关本体侧没有接入信号)→→ 未发送闭锁重合闸开入→→ 开关保护未收到闭锁重合闸开入异常(开关保护未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重合不成功,开关三跳。

     元件老化!

     10 余年的“旧账”,又让电工来遭罪!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线错误!

     10 余年的“旧账”,又得让折磨同行!

     “新账”易赔,“旧账”难还!

     这样的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防范类似事件,除了常规检查、“图实相符”核查外,其实只要“遵守规矩”、把住“技术监督(定检)”这个关口,就能预防:吃透技术规程,元器件定期校验(年检),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到了寿命期(元器件一般是8年),及时更新改造;遵守技术监督规程要求,定检须对开关本体到保护装置整个回路进行试验,验证回路相关信号的正确性(而不能简单才有在开关汇控处短接端子的方式),及时发现并改正二次回路接线存在的问题,防止接线错误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事件发生。

一起接线继电器老化及接线错误引起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件的思考

相关文章:

你感兴趣的文章:

标签云: